你現在的位置:農機通首頁>>農機博客>>羅曉>>產業要聞>>
與農民勞模面對面
作者:買天 07-25 10:22:19
7月23~24日,記者與在河北秦皇島北戴河休養的部分農民勞模促膝交談,談他們的生產生存現狀、聽他們的期許與建議。他們用自己的奮斗歷程告訴我們,只要認準方向,打工可以出人頭地,務農也能大有奔頭。
“動腦”才能獲得長線生存機會
今年48歲的巨曉林,是中鐵電氣化局一公司的農民工,從陜西岐山縣老家出來打工已有23個年頭。早年,巨曉林在當地農村從事電影放映工作,后來隨著電視的普及,電影的影響力日漸衰微,他開始面臨生存“轉型”抉擇。一次偶然的機會,中鐵電氣化局到當地招工,從小就喜歡“玩電”的巨曉林被順利招錄,從此便開始了電氣化鐵路接觸網的架設施工生涯。
“從工作第一天起,我就埋下了干一行、鉆一行的理想。年輕時,你靠的是體力,年紀再大些時,就沒人再重用你,所以必須學會用心、動腦。”巨曉林說,“20多年的工作實踐中,我白天風餐露宿,晚上伏案鉆研,寫滿工作筆記的本子有一大摞?!庇浾呖吹?,即便是在此次休養期間,他也筆耕不輟,房間書桌上鋪滿了新寫的稿紙。這些年,他靠自學,發明、改進了45項施工工藝與方法,成為了公司里屈指可數的農民高級工。20多年來,一茬又一茬的農民工來了又走,走了又來,惟獨巨曉林用他的技能不但站穩了腳跟,其工作地位和工資待遇也是逐年提高。
賺的多,因為是“有機的”
在農村搞種植就真的沒有奔頭嗎?來自湖北十堰竹溪縣水坪鎮金銅嶺村的農民吳志衛給出的答案是:當然有奔頭,而且大有奔頭!其實,確切地說,吳志衛如今的身份已是一家生態有機茶場公司的老板。通過承包閑置土地,他把有機茶場經營得讓人刮目相看,從種植到加工再到成品銷售,吳志衛的茶產業鏈是越做越長。
當初,竹溪縣擁有“全國有機茶之鄉”的金字招牌,觸動了吳志衛的神經?!胺N茶比種糧收益要高3~5倍,經過加工,其附加值更加可觀?!眳侵拘l說,“我把村里閑置的田地和坡地租過來搞有機茶種植,并摒棄傳統的種植方法,著力在‘有機’上下功夫。概括而言,要堅持三大原則:一是茶園周邊絕不能有工業污染源;二是管護方面要多施農家肥、有機肥;三是防蟲治害方面多采用物理防治手段,少用化學農藥。就這樣因為是‘有機’的,所以我的茶比別人的有優勢,賺的自然也就多?!?/p>
“眼下,我的茶園面積只有百余畝,年產值也僅80多萬元,規模太小。”吳志衛說,下一步他將通過市場調查和論證,再采購幾臺設備,多吸收一些富余勞動力到公司上班。
規模化、集約化才有大產出
43歲的余曉蘭,來自山西右玉縣楊千河鄉南崔家窖村。這個如今擁有1萬余畝山林地的農村婦女,在全國勞模團里被大家稱之為農民勞模中的“女強人”。
余曉蘭籍貫云南,“嫁到山西來,我對眼前大片大片荒蕪著的山頭感到十分可惜。能不能給它們披上綠,變得像南方一樣蔥翠?”就是這樣一種質樸的想法,點燃了余曉蘭心中綠化荒山的奮斗熱情,而這一干,卻延伸出了一條林業產業鏈來,她的財富之路也由此漸行漸寬。
余曉蘭說,早在上世紀80年代末,她就和丈夫萌生了承包荒山的想法??蛇@一舉動在鄉親們看來,那簡直就是“傻到家了”?!白鼋o他們看!”余曉蘭說,只有做出效果了,他們才敢放開手腳跟著干。當初她只種植松樹等搞綠化,后來又開始琢磨如何既有生態效益又有經濟效益。余曉蘭開始擴大承包山地面積,除了種生態林也種果樹,還在林下散養山羊。此外,樹種育苗也給她帶來了豐厚的回報。林場規模的擴大,吸引大量農村富余勞動力在她的林場內打工,人均一年可增收2000多元。
“規?;?、集約化才有大產出?!庇鄷蕴m說,目前自己的林場經濟還只停留在初級階段,下一步她想搞一個果品加工廠,吸收更多的農民到廠里上班。
發表于 @ 2009年08月06日 19:51:00 |點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