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資訊> 跨區機收逐漸進入歷史 社會保有量太大
跨區機收逐漸進入歷史 社會保有量太大
●跨區機收作為時代的產物,**終走入歷史也是發展的必然。
資料圖
今年的三夏麥收感覺轉眼間就結束了,社會上似乎也沒有什么大的動靜,也鮮有媒體大張旗鼓地報道。包括我們行業的專業媒體,沒有給予較大的關注。
此情此景讓我唏噓。這與十多年前我在報社任職時形成強烈的反差。過去我在中國農機化報就職時,每年的三夏機收來臨前,報社都會提前策劃,期間派出專門的采訪組去河北、河南、山東這些小麥種植面積大、機手多、跨區作業火熱的區域去跟蹤報道,做夏收專題,記錄三夏跨區作業熱火朝天的景象和焚膏繼晷作業的機手們。然而,自從我離開報紙干雜志網站之后,已經很少見有行業媒體這樣去做了。
跨區機收變冷的原因,首先就是機器變多了,社會保有量太大。據農業農村部消息,今年全國有1550萬臺農業機械投入小麥、油菜等作物搶收、秸稈處理、烘干作業,以及玉米、水稻等作物搶種作業,其中聯合收割機63萬臺,機具投放總量同比增加80萬臺。過去聯合收割機數量少的年代,很多地方都發生過機手在轉移途中被當地農民或不法分子攔住的事情,其時也引發一些機手的困擾。而今,隨著遠距離跨區作業的日漸變少,已經極少聽聞此類消息了。
事物總有正反面。跨區機收變冷、機器作業量少,一個現實的后果就是機手的收益變少。這對于小麥收獲機生產廠家和經銷商都是不好的消息。今夏按作業3.1億畝、投入63萬臺收獲機算,一臺僅收492畝,按一畝毛收50元算,一臺收獲機作業獲得毛收入2.5萬元。而以山東為例,據報道今年投16萬臺套、麥收面積約5700萬畝,如果山東省一個不跨區的機手,滿打滿算一臺收356畝,毛收入約1.8萬元(也可以說是平均一臺收獲機在山東省內作業的收入)照這個數字,再除去雇工、折損、油費等,機手收入可以說是非常“悲催”的。
根據今年農業機械雜志做的問卷調查:在跨區時間上,2018年三夏機手作業時間均為1個月左右,其中66%的機手作業時長<1個月,其余34%機手跨區時間為1-2個月;作業總面積均在5000畝以下,其中<1000畝占52%,1000-3000畝占45%,3000-5000畝僅占3%;機手主要以單省不同市區作業以及兩省跨區作業為主,其中單省占34%,2省占34%,3省占17%,4省僅占3%;從跨區收益來看,48%機手收益減少,42%持平,僅有10%增加。這些數據,都有力印證了跨區機收現象的“萎縮”。
機手收入向來是市場的直接反映。近年來,隨著機手收入不佳,導致近年來小麥收獲機特別是輪式收獲機產銷量一降再降。今年以來,收獲機械領域再次在去年大幅下滑的基礎上上演跳水行情。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字顯示,前5個月收獲機械累計生產21.89萬臺,同期同比下降9.9%。而實際上的情況比這要糟糕得多,因為一方面這些數字有廠家上報的水分,另一方面產出來的機器有相當一部分還停在經銷商的倉庫里,真正銷售到終端用戶手里的機器可能還要少得多。在水稻、玉米、小麥收獲機三大類主糧收獲機械中,小麥輪式收獲機今年下滑的幅度估計在40%左右。
自上世紀90年代初發韌以來,歷經20多年的發展,跨區機收經歷了萌芽、推開、普及、下滑的發展曲線,這與事物發展的規律是相符的。跨區機收作為時代的產物,**終走入歷史也是發展的必然。跨區機收的變化,恰恰也從另一個方面折射出我國農機化事業的進步――小麥機收率的大幅上升。小麥機收率從當初的不足一半一路迅速提升直到2018年的94%,這也說明了跨區機收作為一種農機行業早就開辟、實踐成功的“共享經濟”,為我國夏收和農機化事業所做的突出貢獻。
-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