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資訊> 方言:農業供給側改革,農機企業準備好了嗎?
方言:農業供給側改革,農機企業準備好了嗎?
2016年6月21—22日,以“轉型創新發展”為主題的2016年全國農機流通工作會議暨中國農業機械流通協會六屆四次理事會在六朝古都南京市全面召開。21日上午的會議議程中,國家發展改革委農經司副司長方言做了主題為“把握機遇,推進農村改革”的三農政策解讀。
國家發展改革委農經司副司長方言
方言副司長以習近平總書記在安徽省小崗村關于農村改革的重要講話為切入點,圍繞穩、進、改三個方向進行了農村改革相關政策的詳細解讀。穩指穩住大好形勢,穩定經營制度,穩定農村政策;進指加快補短板,穩中有進;改指堅決守住農村改革的底線,積極穩妥推進農村各項改革。
除此之外,方言副司長還主要介紹了關于農業生產方面農業供給側改革。方言副司長指出:“農業供給側改革將是今后一個時期農業政策改革和完善的主要方向。”農業供給側改革的核心就是解決總量與質量、品種與結構、成本與效益和需求與資源四個問題。
談及農業機械在農業供給側改革的問題時,方言副司長的言辭較為犀利。她指出,從2008年到目前,農機補貼從40億增長到230多億,農機進入了高補貼時代,但是從08年到現在,中國農機行業面臨這種農業供給側改革的新形勢并沒有準備好!
據數據統計,農機工業產值的提升大部分依靠補貼支撐,并不是真正的市場化銷售帶來的提升。2010年,國務院關于促進農業機械化和農機工業又好又快發展的意見中的提到的四個圍繞目標:圍繞大馬力拖拉機、多功能收割機、高效節能大中型水泵、噴灌機等重大產品開發,加快產業升級和產品更新換代;圍繞發動機、傳動、電控、液壓等核心部件研發,增強農機工業自主創新和核心競爭力;圍繞科研手段和條件改善,提升農機新技術和新產品開發、試驗試制能力;圍繞科研機制創新,支持重點企業技術進步,帶動行業發展。至今依然存在很大差距,只是稍微邁了一點點。
而從此次國三升級事件也能看出,中國農機行業在大量政府補貼下,農機企業的心思全部放在補貼目錄上面,嚴重缺乏對技術研發和產品拓展方面的探索。方言副司長現場發問:“針對農業供給側改革,農機行業有沒有多種多樣適合農民經濟作物的農業機械?”目前新疆地區的摘葡萄機、漿果采摘機基本都是國外設備,插秧機市場多年來一直是以久保田和洋馬為主。經濟作業機械方面,我們還落后很多,這需要我們農機行業的企業多學習各國主流農機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和精神,促進中國農業機械向更多農業方向發展。
另外,中央提出農業可持續發展也是供給側改革重要問題。西部地區治沙采用的草方格沙障作業依然沒有較為成熟的機械化作業,該作業勞動強度很大,現狀依然是50°烈日下,工人拿著鐵锨,人工插稻草。由此也可以看出,中國的農機市場空間很大,而中國的農機企業在技術和市場開拓中做的很不足。
**后,方言副司長認為:“農機行業有很多問題,但是這并不能阻礙我們發展中國農機化的決心。每個行業都有問題,農業、農機在中國擁有特殊地位,國家對農機的支持政策是堅決不會改變的,中國的農機發展肯定會越來越好。”
-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