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資訊> 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踏出**后一步
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踏出**后一步
原題:新型自走式水稻育秧機在江蘇靖江投產——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踏出**后一步
永濤實業工作人員用自走式育秧機為農戶育秧
小滿栽秧一兩家,芒種插秧滿天下。這段時間,水稻插秧機活躍在大江南北的水田里,“一踏水田兩腳泥,彎腰屈膝把秧插”正在淡出人們的視線。但是,這離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還有一步之遙。
“水稻插秧機開起來跟拖拉機一樣輕松,效率也很高。不過機插秧育起來可就麻煩了,太耗人工。”吉林省前郭縣新立鄉農民孫景說,為了符合機械操作要求,機插秧必須是毯狀苗。這需要在專用的秧盤里厚薄均勻地鋪上一層土,撒上一層種子,覆上一層土,再一盤一盤地擺放整齊。
孫景曾是一個水稻種植大戶,有450畝地,每年要育2萬盤秧苗,雇人幫工就要花1萬多元,他很是心疼。2011年春季育秧結束后,他發現有好大一塊地沒長秧苗,把秧盤的土扒開一看,原來雇工沒撒種子。面對妻子的不停抱怨,忠厚老實的孫景頗為無奈:“也不能全怪人偷懶,這活實在太苦了,尤其是擺放秧盤得一直蹲著,有人累得跪在地上擺。一天干下來,炕都上不去。”
于是,插秧一結束,有著十幾年大型農機駕駛和維修經驗的孫景萌生了制造育秧機的念頭。他發現市場已經有了售價高達七八萬的進口育秧機,能夠像流水線一樣完成鋪土、撒種、覆土三道工序。但機器是固定在地面的,搬運秧盤這個**耗人工的環節沒有解決。
不過,這種流水線式育秧機的工作原理也給了孫景很大的啟發,他想:要是將種子和基土混拌均勻投到一個進料箱中,將三道工序合到一起,機器體積就能縮小三分之二,就可以給機器裝上輪子開到地里邊走邊制做秧盤。
有了這個想法,孫景買上一堆材料便開始研制自走式育秧機,請當地機械廠幫忙畫了圖紙,他敲敲打打造出了一臺樣機。“雖然存在著不少問題,比如鏈輪傳動不耐用、沒法轉彎要人抬、秧盤均勻度不夠,但基本上實現了我的設想。”孫景回想起來還是很開心,隨后干脆地也不種了,一門心思研制育秧機。
畢竟,孫景連初中都沒畢業,有許多技術難題始終解決不了,比如鋪盤速度與機器行走速度保持一致。2013年,江蘇永濤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濤到吉林開拓水稻插秧機市場,聽說之后便邀請孫景舉家搬到江蘇靖江,與永濤實業技術團隊合作研發。“老孫是一個懂機械的農民,懂得水稻生產的農藝環節,有了他的參與,這種育秧機才能更接地氣,才能更好地滿足農民需要。”陳濤道出合作的原委。
“現在水稻耕、種、管、收、烘都實現了機械化,要是自走式育秧機能研制成功,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就能走完**后一步。三年來我們試驗失敗了很多次,但從來沒有動搖過。”陳濤說,**后在揚州大學科研人員的參與下攻克技術難題,實現了育秧機的自走鋪盤功能,這在國內外都是領先的,目前已通過江蘇省新型農機產品的鑒定。
育秧機好不容易研制出來,怎么讓農民接受又是一個難題。陳濤、孫景帶著員工找上門替農民育秧,還承諾育秧失敗就全額賠償,這才有農民答應試用。“起初心里沒底,但是秧育一出來我們就高興了,秧苗整齊均勻比純人工育的還好。”靖江市斜橋鎮夏四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宋旭賢說,我一下子就買了2臺,不到10個人用了1個星期就完成了1600畝地的育秧工作。而往年,每天需要雇四五十個人干上半個月才能育完,要花費五六萬元。
“用這個機器省錢的地方還多著呢!”宋旭賢接著給記者算賬,現在育秧年輕人不愿干也不會干,上年紀的干不動,往往保證了不了質量;而流水線式的育秧機依然耗人工不說,還必須用硬盤,一張要五六元。而這種自走式育秧機用的是軟盤,一張只要兩三毛,秧盤省的錢就是一大筆。1臺要4萬元,只要有300畝地就可以買上1臺。
據測算,1臺自走式育秧機配3個人即可,1個放料,2個放置秧盤。用**低檔位,每小時都可以制作800~900盤,頂得上十七八個人的工作量。“我國尚無自走式育秧機,我們希望早日能進入國家農機購置補貼目錄,造福更多農民。”陳濤說。
-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