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資訊> 安徽推進農機購置補貼績效評價:引入第三方 獎懲有依據
安徽推進農機購置補貼績效評價:引入第三方 獎懲有依據
對農業大省安徽來說,近年來中央財政每年安排的農機購置補貼專項轉移支付都近15億元。這么大額的資金究竟用得如何?發揮了什么樣的效益?對此,中央主管部門關注,社會關注,老百姓關注。
自2012年以來,安徽省農機局在省財政廳的指導下創新評價方式,規范評價流程,認真開展績效評價。2015年,首次探索建立社會組織第三方績效評估機制。具體做法是:通過招標引入獨立第三方力量,對全省各市縣開展農機購置補貼政策落實績效進行評估,量化評比,將考核結果作為下一年度資金分配的重要依據。
通過近幾年的實踐,基本實現“目標可量化、工作有標準、管理全覆蓋、溝通無障礙、考核無盲區、獎懲有依據”,已成功探索出了績效考核的一條新道路。安徽省農機局也因此連續3年被農業部評為農機購置補貼優秀單位。
創新機制突出第三方評估
“初審時,滿分105分有的市得分只有20多分,數字很難看,但我們只遵從于指標體系。”說起去年獨立進行的安徽省農機購置補貼績效評價,安徽農業大學工學院院長曹成茂還有些興奮。
中標后,作為績效評估的獨立第三方力量,該學院迅速組建了一支涵蓋農業機械、農機鑒定、農機推廣、財務和信息化等多學科共9人的考評專家組,組建了相關專業碩士研究生共8人的考評項目組。隨后,邀請人民大學的相關專家對項目組和專家組進行了系統的培訓,重點學習了考評指標體系和考核工作原則。
與此同時,安徽省也開展了全省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培訓,分南、北、中三個片區,培訓總人數逾400人。同時,印發延伸績效管理讀本500冊,警示教育讀本1000冊。
曹成茂說,績效評價重點強調了四項工作原則:遵循“公開、公平、公正”原則,科學規范評估程序、量化考核內容和標準,確保評估公信力;保證“第三方”的“獨立性”;第三方客觀公正開展評估工作,不得利用評估謀取不正當利益,不得向評估對象收取費用,要教育引導評估人員嚴格遵守評估工作紀律,不得弄虛作假、徇私舞弊,自覺接受評估對象和社會的監督;未經允許,第三方不得將績效考評中收集的相關文件、資料、數據、考核結果等信息對外泄露,不得以論文、學術報告等任何形式使用。
自9月起,考核組根據考核流程分別抽查了各市縣農機購置補貼咨詢投訴電話、考核了市縣農機購置補貼專欄網站信息公開情況、對市級延伸績效管理考核材料進行預審和初審、根據市級反饋信息進行復審并形成復審意見、開展實地抽查驗證考核材料真實性,并在此基礎上形成專家評審報告。
今年1月初,第三方考核組對專家組的評審情況進行確認,評出優秀、良好、一般、較差四個檔次,提出表彰建議。省農機局根據考核組對專家組評審報告等情況的確認結果,形成全省延伸績效管理綜合評價報告和全省縣級打分匯總表,完成全省農機購置補貼政策落實延伸績效管理考核。
規范流程突出考核10個環節
“績效管理不等于績效考核,其不僅僅是考評和排名,更不是寫個報告、打個分數,而是一個持續循環的管理過程。”安徽省農機局有關負責人介紹,安徽購機補貼績效管理可以分為目標形成、指標建立、過程管理、績效考核、結果運用等五大環節,而績效考核只是管理過程中的一個環節。通過這五大環節科學設計,安徽農機部門構建了績效管理封閉圓環,基本探索形成了省考核市、市考核縣、上下聯動、條塊結合、整體推進的績效管理格局。
一是體系建設。在指標體系建設上,建立了全方位的綜合考核體系,印發了實施方案和指標評分說明,延伸到所有市縣,對安徽省的考核指標進行細化、量化,層層分解、落實責任。省對市級農機部門共設立4個一級指標、13個二級指標,同時實行附加分、扣分項及一票否決;對縣級農機部門共設立4個一級指標、14個二級指標,同時實行附加分、扣分項及一票否決。
二是考核咨詢投訴電話暢通。對全省各市縣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咨詢受理電話、政策投訴舉報電話、補貼機具質量投訴電話暢通情況進行抽查,對無法接通的電話在下一工作日不同時段再次抽查,**多抽查3次。檢查結果須逐一記錄,形成統一表格。
三是考核網站信息公開。對全省各市縣農機購置補貼專欄網站信息公開情況進行檢查。檢查結果須逐一記錄,形成統一表格。
四是材料預審。與市級和省直管縣農機化主管部門加強溝通,指導延伸績效管理工作開展,督促按時報送有關材料;初步審核市級和省直管縣農機化主管部門報送的材料,主要審核材料是否齊全、填報是否規范。
五是專家初審。專家組初審市級和省直管縣農機化主管部門報送的材料,對評分表和自評報告進行會審確認,指出材料不全的需繼續補充,材料不清楚的需進一步說明,給出專家初審得分,會期2天。
六是協調補充材料。與各市和省直管縣農機化主管部門溝通協調,要求材料不全或不清的單位遞交補充材料。
七是專家復審。專家組根據各單位報送的補充材料進行復審,給出專家復審得分,提出實地抽查單位的建議名單,會期2天。
八是實地抽查。選取至少8個材料不準確、不詳細和自評分數過高或過低的單位,由專家組派員開展實地核查,每個地區核查工作時間平均安排2—3天。
九是形成專家評審報告。專家組結合材料審核和實際核查情況,逐個確定延伸績效管理考評分數。總結各地的好做法、好經驗,分析存在的不足,提出完善延伸績效管理考評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形成考評專家評審報告。
十是形成全省延伸績效管理綜合評價報告。安徽農機購置補貼政策落實延伸績效管理封閉圓環。
“需要重點說明的是,為了避免人情干擾,實地抽查時,不能加分,如果分數要調整只能減分。后來,實地考核**終得分與復審得分整體一致性達99.3%,這說明經過材料預審、初審和補充環節的實施,績效管理考評得分客觀可信。”曹成茂告訴記者。
獎優罰劣突出考核結果運用
歷時近半年,第三方考核組**終形成了全省延伸績效管理綜合評價報告。
“績效評價真實、客觀,縣級檢查內容包括信息公開專欄名稱是否規范、省級實施指導意見、省級補貼額一覽表、咨詢投訴電話、縣級實施方案等10項指標,基本上反映了各縣的真實情況。”明光市財政局局長李仁標告訴記者。
安徽省農機局副局長縱鳳云說,引入社會第三方力量獨立開展績效考核工作后,省農機局的角色定位由裁判員轉換為監督員,由場內走向了場外,徹底斬斷了系統內部的利益盤繞和人情糾葛,農機購置補貼政策落實延伸績效考核工作進一步向縱深發展。
至2015年年底,安徽全省農機總動力達到6580萬千瓦,比2010年年底增長21.6%;全省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71.6%,比2010年提高10.8個百分點。農活的作業水平和質量顯著提升。
伴隨著土地流轉和規模經營,農業機械使用的集中度越來越高,大大提高了農機的使用效率和效益。2015年年底,全省登記注冊農機專業合作社3448家,比2010年增加2.9倍。
更為突出的是,農機工業異軍突起。近5年來,中聯重機(原奇瑞重工)迅速崛起,擠入全國前十強。此外,在茶葉加工機械、烘干機、色選機、孵化機等領域,安徽省陸續崛起一批在全國有影響的骨干企業。農機工業蓬勃發展,加速了安徽由農機大省向農機強省跨越的步伐。
“報告不僅真實地反映了我省各市縣區的農機購置補貼政策落實延伸績效管理工作,更針對我省在制定、落實農機購置補貼政策時發生的一些關鍵問題進行了充分調研并提出了改進意見。”安徽省財政廳農業處負責人陳維光告訴記者。
如針對部分地區資金相對富余與大部分地區資金緊張問題,建議加強對區域特色農業相關機械的補貼;在購機補貼實施過程中,減少經銷商的“話語權”,探索實施“與經銷商脫鉤”政策;敞開補貼機具種類要因地制宜,結合縣區實際情況安排;結合農機化發展現狀,適當調低補貼額,對各類農機具補貼額分檔設置等等。
陳維光表示,依據第三方報送的考核結果,除了深入分析存在的問題和原因,提出改進措施建議外,更直接的是將考核結果與下年度農機購置補貼資金安排掛鉤。對評定為優秀等次的市、縣(市、區),在項目資金安排等方面予以傾斜。
“2016年補貼資金分配,以2014年農機購置補貼延伸績效管理**終評分和2015年實施情況為因素,權重為15%,共安排資金18300萬元。2016年農機化產業發展項目資金安排,以2014年農機購置補貼市級考核評分為依據,按照20%的權重,共安排資金464萬元。”
據了解,安徽省通過招標等多種方式,已確定會計師事務所、造價咨詢機構等第三方機構27個,在庫專家167名。省財政廳一直將結果運用作為績效評價工作可持續發展的“生命線”,同時將績效評價結果作為以后年度安排預算的重要參考依據。
“下一步,我們要建立健全第三方評價管理制度,加強專家庫和中介機構庫日常管理,嚴把準入關口,廣泛吸納相關領域專家和中介機構,同時進行科學分類,對第三方參與績效評價工作進行引導規范,建立能進能出的動態調整機制。”安徽省財政廳廳長羅建國說
-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