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資訊> 湖北省糧食步入機械烘干全新時代
湖北省糧食步入機械烘干全新時代
5月29日,湖北中聯重科糧食烘干裝備示范基地揭牌儀式在漢川市楊林溝鎮小蘆村舉行,300多名與會代表饒有興趣地登上三層樓高的“谷王DF300烘干機”觀摩,聽取介紹講解。在現場,湖北鑫興農業公司一口氣訂購了12臺該型烘干機,這些機械一天24小時運行,可烘干720噸水稻,小麥則更多。
記者了解到,如今我省糧食干燥已開始步入機械烘干的全新時代,告別幾千年來看天行事的收儲方式。據統計,目前我省糧食烘干機械保有量已達到1700余臺,理論烘干能力120萬噸。
機械烘干初嘗甜頭
糧食專家介紹,南方谷物收割正值高溫多雨季節,對早稻來說尤其如此。據統計,我國谷物因霉變、發芽帶來的損失在總產量4%至5%之間。以漢川市今年糧食生產預計55.4萬噸來說,收獲發生霉變、發芽的損失就達2萬多噸。而采用烘干機械干燥糧食,不受氣候場地等條件制約,可大幅度減少霉變損失,一臺12噸干燥機能滿足600畝糧食干燥作業。目前,我國每年機械烘干糧食僅占總產量10%左右,而發達國家則已經占總產量95%。
據悉,眼下國家對糧食烘干機械單機補貼限額從5萬元提高到了12萬元。去年,我省各級農機部門積極推動,投入中央補貼資金2600余萬元,帶動農民購置了740余臺,其中仙桃、大冶、江陵、京山、黃梅等地發展迅速。如產糧大市仙桃,去年大力購置烘干機,有的企業一次性購買10臺,全市5家企業總共添置了47臺,全年烘干7.15萬噸,減少了不必要的糧食損失3千多噸,做到了“顆粒歸倉”。該市農機局長許寶林透露,今年上半年全市又新增了23臺,總數達到70臺套,糧食烘干走上發展快車道。
強力推動前景可期
自2004年以來,我國糧食實生產實現了十一年連增,這得益于土地流轉步伐加快和機械化水平提高。據了解,去年全省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65%,水稻、小麥達到80%以上,而機械化烘干這一糧食產后加工處理環節卻一直處于較低水平。去年我省主要糧食作物產量約2600萬噸,機械烘干僅為4.6%,成為**薄弱的“短板”。
省農機局副局長皮少成在第二屆糧食烘干與糧食安全論壇上表示,要切實提升我省的糧食干燥機械化水平,力爭十三五期間上一個新臺階,達到甚至趕超10%的全國平均水平。
為此,農機部門將采取措施強力推進,包括培育、鼓勵、引導農機專業合作社和種糧大戶等經營主體發展糧食烘干業,強化行政推動,積極舉辦糧食烘干觀摩會、演示會,大力培訓推廣等。
-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