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資訊> “農業機械化生產”正一步步成為現實
“農業機械化生產”正一步步成為現實
“農業機械化生產”這個幾千年來縈繞在農民心中的夢想正一步步成為現實
從2006年開始,福建開始實施農業機械購置補貼政策,到2014年底,各級財政共撥付補貼資金22億元,資金扶持激發了農戶購買農機熱情,使得福建農業機械化率從2007年的不到二成(18.3%),提高到2014年的四成以上(41.6%)。“農業機械化生產”這個幾千年來縈繞在農民心中的夢想正一步步成為現實。
“再好的政策,在實施過程中,也需要不斷完善。”福建省農業廳副廳長黃華康說。針對補貼對象覆蓋面不夠廣、事前審批較嚴、事后監管處罰力度不夠等突出問題,從2014年起,福建在全國率先開展農業機械購置補貼的市場化改革。
推進“兩個脫鉤”鏟除行政權力尋租空間
以前,為保證質量,機具要先進入政府部門編制的目錄,才能獲得補貼。編制目錄既占用了財政、農業等部門的大量精力,也增加了生產企業的工作量。福建良正機械公司副總經理林福長說:“做資料,報補,還有時間限制,公司必需安排專業的人員與政府部門對接才行,稍不認真就有可能錯失目錄,給公司造成損失。”
為使補貼機具與目錄脫鉤,福建逐步推進補貼產品市場化改革,取消了補貼機具產品必須進入支持推廣目錄這一前置行政許可。“管好該管的,放手不該管的,這個脫鉤既杜絕了政府權力尋租的可能,也提高了政府部門的工作效率。”福建省農業廳農機處調研員楊斌說。
為切實保護農戶利益,以前農業部門對經銷商的資金實力、成立年限等進行審核,這項審核看似必需,但是在實際操作中卻存在很多弊端:一是政府部門的審核更多停留在表面層次,難以深入;二是根據相關法律規定,一旦有糾紛,即使經銷商承擔不了責任,生產企業也必需承擔。
補貼機具與經銷商審核脫鉤后,農機部門不再匯總公布補貼經銷商名單,由農機生產企業自主確定并向社會公布,省級農機部門負責及時公布列入黑名單的經銷企業和個人名單。
“經銷商審核放開后,市場競爭更加充分,產品價格下來了,老百姓得到實惠。”福建吉峰農業機械貿易公司總經理孫東華認為。同時,也迫使經銷商改變過去重銷售、輕服務觀念,加大售后服務,誰的售后服務好,誰就贏得更多的客戶。
政府審核未必能審出優質經銷商,市場競爭卻能競爭出貨真價實的優質經銷商。憑借優勢售后服務,吉峰公司獲得了快速發展,福建銷售額2009年1000多萬元,到2014年超6000萬元,年均增幅超30%。
實行“兩個全覆蓋”讓補貼更加公平公正
哪些人可獲得補貼?哪些機具可列入補貼范圍?這兩個問題是農戶和企業**為關心的核心問題,也是衡量農機購置補貼這一惠民政策在操作層面上是否公平公正的重要標準。
為使補貼對象更加公平,經過多年的探索和經驗積累,從今年開始,福建擴大補貼對象,實現補貼對象全覆蓋。原來僅農民和農業合作組織可以享受補貼,現在所有直接從事農業生產的個人和農業生產經營組織,包括農牧漁民、共有農場(林場)職工、城市居民、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業企業都可享受。
此外,在補貼機具種類范圍上實現“全覆蓋”,共有11大類29個小類56個品目列入補貼,基本涵蓋了耕整地機械、種植施肥機械、田間管理機械、收獲機械、收獲后處理機械、畜牧水產養殖機械等福建糧食生產和特色經濟作物全程機械化所需的主要農業機械。這個“全覆蓋”調動了企業的研發生產動力,良正機械公司2009年主打產品僅2種,現在已有微耕機、割草機、水泵等接近20種。
“過去,一些農民中意的小型農機沒有列入補貼,為了省錢,只得買一些有補貼的農機,用起來卻不那么得心應手,造成了浪費。”石獅協盈農機服務合作社理事長林金盾說。“全覆蓋”后,農機合作社和農民的選擇空間增大,也激發了新一輪的農機購置投入。協盈農機合作社有20多個社員,作業耕地3萬多畝,去年的利潤50多萬元,社員們舍不得分紅,大部分投入購買新農機具。
實現“兩個公開”突出市場參與方主體責任
“把惠農實事辦好,讓信息完全公開。”本著這一主旨,福建一方面公開補貼資金結算時限,縣級農機部門每月5日前向縣財政部門提交補貼資金結算函,財政部門負責資料合規性審核,并于當月20日前完成資金撥付工作。另一方面,將補貼程序、補貼產品、購機者購買信息、資金使用情況、產品鑒定推廣信息、投訴咨詢方式等全部公開。
“越是公開,越是減少暗箱操作,對極少數的不法分子可以說是‘天然殺菌器’。”孫東華說。陽光操作減少了企業負擔,讓企業可以把精力集中放在產品質量、售后服務上。
“兩個公開”突出了市場參與方的主體責任。農機生產企業應對經銷商的經銷行為承擔相應的責任;經銷商應對產品銷售的真實性負責;購機者應對自主購機行為和購買機具的真實性負責,承擔相應風險。
“‘兩公開’讓我獲得更多社員的充分信任。”南平市人大代表、建陽利民農機專業合作社董事長曾雄香說。建陽利民合作社有100多位社員,這幾年買了100多臺(套)農機設備,總價值約600萬元,獲政府補貼約300萬元。之前由于信息不夠公開,一些社員難免心生顧慮。“兩公開”后,社員干勁更足了,今年已有5位年輕人回鄉務農,加入了合作社。
在減少“事前審批”的同時,農業部門將重心移到“事后監督”,特別是對補貼額較高和有省級累加補貼的機具組織重點抽查核實。同時,鼓勵有條件的地方,由當地政府牽頭組織第三方開展機具抽查核實工作,加大處罰力度。
-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