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資訊> 西藏加快推進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工作的通知
西藏加快推進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工作的通知
西藏關于加快推進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工作的通知
藏農廳發〔2015〕66號
各地(市)農牧局:
按照中央和自治區關于糧食生產工作一系列決策部署,為充分發揮農業機械在糧食生產中的重要作用,努力實現全區糧食總產達到100萬噸目標任務,現就著力突破關鍵、薄弱環節,進一步加快推進全區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工作通知如下:
一、總體要求
深入貫徹落實2015年全區農村工作會議和農牧工作會議精神,按照“全面、全程、高效、高質”的總體要求,圍繞青稞、小麥、馬鈴薯三大作物,以全區35個糧食主產縣糧食生產關鍵薄弱環節和社會化服務能力建設為主攻方面,著力優化農機裝備結構、促進農機農藝融合、推動技術轉化升級、提高農牧業綜合生產能力,為全區糧食穩產增產提供裝備和技術支撐。
二、重點任務
(一)繼續加強現代農機裝備建設
以購機補貼政策為依托,堅定不移地將惠農政策導向向糧食生產關鍵環節轉變,推動糧食生產機械“全面”發展。今年起,不再將農業機械總動力和拖拉機擁有量增長水平做為衡量農機化發展的主要標準,各地要集中力量解決動力機械數量過剩、配套機具配置不科學、中大型機械應用效率不高的問題,形成機具、作物和種植模式相互適應的裝備結構。糧食主產區青稞、小麥生產要盡可能配備中大型、高性能、復式作業機械,向生產的產前、產中、產后拓展,全面強化裝備建設;其他地區根據自身種植業生產條件裝備低耗、高效、適用的拖拉機配套機具。馬鈴薯生產面向產中薄弱環節重點開展裝備建設,在全區推廣輕簡、耐用的,可有效節約勞動力資源的單雙行馬鈴薯播種和挖掘設備;有條件的地方可以適當發展大型馬鈴薯播種機械和聯合收獲設備。
(二)全面提升糧食生產機械化作業水平
以裝備建設為基礎,通過推進農機農藝深度融合,不斷提升農機化作業水平,滿足糧食生產“全程”需求。各地要抓住關鍵農時和重點措施,結合“兩攻堅、一行動”工作(即春耕春播攻堅、防災減災攻堅和科技興糧技術服務行動),下大力氣提升農機組織管理能力和應用水平。青稞、小麥生產要主攻全程綜合農藝,做到機械翻耕與精細整地、選種處理與機械播種、播后鎮壓與追灌冬水、聯合收獲與安全貯存等農藝措施在生產中的全面貫徹和有機結合,大力推進農業機械標準化生產,繼續深挖增產潛力。馬鈴薯生產要突出抓好關鍵環節,開展好精細整地、起壟播種、機械挖掘收獲三個方面試驗示范和技術推廣工作,進一步提升勞動生產率和土地產出率;日喀則市要繼續利用承擔農業部“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項目”有利時機,開展馬鈴薯機械化生產技術適應性研究,完善技術規程和工藝路線,推動主要產區規范化作業。
(三)不斷增強農機社會化服務能力
重點扶持建設直接從事糧食生產的農機化生產經營組織,發揮其在農機裝備建設、作業水平提升等方面的“倍增器”作用,推動農機化生產經營方式加快轉變,形成服務生產的“高效”能力。各地要本著“扶優扶強”的發展原則,充分尊重市場規律,堅持扶持一批、淘汰一批,使生產經營組織真正成為全程機械化的先行者和糧食生產的主力軍;社會化服務發展較為成熟的地方,要提早謀劃、有序開展土地流轉和全程托管作業服務;對于發展規范、實力較強的農機化生產經營組織,要扶持配備中大型、高效植保機械,支持他們率先開展病蟲害機械化統防統治工作。馬鈴薯生產社會化服務主體的培育要充分依靠示范建設和現有服務主體的功能完善,著重解決生產效率和經營效益問題,做到理念先進、規模適當、重點突出,讓群眾實實在在看到規范生產、集約經營帶來的實惠。
(四)切實加大農機化技術推廣服務力度
鑒于全區農機化公共服務體系不健全,專業技術人員不足的現狀,各地要主動作為、廣開渠道,開展技術推廣“高質”服務。要特別重視糧食生產機械化技術到位率,結合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項目和“陽光工程”,組織農機技術人員,采取多樣技術培訓手段,深入田間地頭加強技術服務和培訓,指導開展重要農時機械化生產。充分發揮各類生產經營組織的社會化服務功能,選擇設施齊全、運行規范、技術力量強的經營組織,開展針對種糧大戶、農機能手和新組建的社會化服務主體的委托、定向和就業培訓。繼續將農機購置補貼供貨企業納入全區農機技術服務與培訓體系中來,督促他們完善服務體系、增強技術力量、改進服務質量,著力抓好新補貼機具的使用前培訓和售后服務工作,確保機具到位即形成生產力。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領導、推動落實
我廳將對加快推進糧食作物全程機械化工作開展跟蹤、督促和指導。各地農機化主管部門要高度重視糧食作物全程機械化工作,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將相關工作納入年度考核目標任務,確保工作落實。
(二)科學設計、落實政策
提高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的指向性和精準性。積極探索補貼資金對糧食生產關鍵薄弱環節的投放機制,重點扶持購置糧食生產用耕整地機械、播種機械、薯類收獲機械、種子加工設備、中大型植保機械;允許各地在政策規定范圍內,通過適當優化政策手段,加強對群眾購機引導,加大對直接從事農業生產的農機生產經營組織的扶持力度,持續推進結構調整。
2015年起,各地對糧食生產配套機具的補貼量、高性能收獲機械補貼量、適應性強的輕簡類機具補貼量及各地動力機械配套率將作為重點考核依據,與補貼資金分配掛鉤。
(三)加強溝通、密切配合
各級農機化主管部門要積極爭取本級政府的關注和支持,加強農牧與發改、財政、水利、科技、國土資源等部門的溝通銜接,形成協調聯動、整體推進的工作機制;要牢固樹立現代農業示范建設機械化先行的發展思路,建設規劃中必須明確糧食生產用機投入數量,各項工作由農藝專家與農機技術人員協調參與,建立農機農藝協調制度,努力提升農業機械化在科學興糧進程中的貢獻水平。
西藏自治區農牧廳
2015年3月27日
-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