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資訊> 湖南拖拉機產業聯盟和集團組建力促產業轉型
湖南拖拉機產業聯盟和集團組建力促產業轉型
陣痛:湖南省農機產業起步較早、基礎較好,上世紀70年代,衡拖、建湘、耒插、湖動、濱湖等企業聞名全國,生產的小型柴油機、小型拖拉機、小型耕整機、小型排灌機械暢銷一時。雖然90年代后期走入低谷,但近年來因購機補貼政策和市場需求的強力拉動,湖南省農機產業又重新煥發出生機,農機產品也逐漸形成了湖南特色和優勢。盡管如此,全省農機產業“多、小、散、弱”的特征仍然十分明顯,以2013年為例,全省801家農機生產企業的年總產值192.78億元,與江蘇、山東等先進省份年產值過千億相差甚遠。從省內來看,多數農機生產企業各自為戰,相互之間聯系分散、不成體系,創新能力和競爭能力弱,農機產品很難滿足農業發展需要。特別是拖拉機生產多、小、散、弱現象表現突出,34家企業生產基本相同的產品,生產總量僅相當于衡陽拖拉機廠興旺時期一年的產量,幾十家企業分吃同一塊“蛋糕”,低水平惡性競爭現象嚴重。
思變:為改變這一現狀,加速推進全省農機產業發展,省農機局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會同省發改委、省經信委,以拖拉機產業整合為切入點,通過組建產業聯盟和集團,大力引導省內拖拉機生產企業整合資源、抱團發展。2013年7月,長沙佳寧、湖南至誠、衡陽衡拖、常德安福等16家拖拉機企業與3家省內科研院校,共同籌建湖南拖拉機產業戰略聯盟。今年5月,10家拖拉機企業通過股份制合作,自愿組成湖南湘拖集團,并創新運行機制,實行統一公共品牌(“瀟湘”)、統一質量標準、統一科研開發、統一廣告宣傳、統一銷售網絡、統一售后服務等“六個統一”,以及資源共享、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等“三個共享”,為產業轉型升級奠定了堅實基礎。
重生:湘拖集團成立以來,嚴格執行“六個統一”、“三個共享”原則,并在采購、生產、銷售等方面實行“三個集中”,取得了顯著成效:一是進行集中采購。集團與全國83家拖拉機部品配套企業簽訂了《拖拉機部品戰略合作合同》,單品采購成本分別降低3%—17.3%,綜合采購成本降低約5.2%。預計今年12月前可完成125家戰略合作企業聯盟目標,綜合采購成本將進一步降低。二是抓好集中生產。集團一方面扶持聯盟成員單位自主開發生產一些部品,逐步實現整機與部品專業化分工、標準化生產。另一方面注重抓實集中生產,將常德安福定為西部地區生產基地,長沙佳寧定為湘北湘東地區生產基地,南部生產基地和集團新產品輕型履帶拖拉機生產基地正在加緊確定之中。此外,還與湖南中立集團、貴州草海集團、河南金葛集團等大型實力企業開展戰略合作,實現強強聯合。三是開展集中銷售。今年8月15日,集團在湘潭九華農機產業園召開戰略合作推介會,正式拉開華中華南八省戰略合作序幕,一個月內已成功簽訂1.3萬多臺拖拉機銷售合同,相當于整合前5、6家企業一年的銷售總量。通過專業化、集約化發展,降低的產品成本和價格,全部讓利給市場和老百姓。
下一步,湘拖集團將圍繞“打造拖拉機產業聯合發展航母”的目標,通過強強聯合和創新驅動,發揮龍頭作用,帶動建湘柴油機廠等省內一批核心配套件產品和企業發展,形成具有活力和競爭力的產業鏈。計劃五年內完成8萬臺套以上的生產和市場銷售目標,年產值翻兩番達到36億元。
-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