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資訊> 農機農藝融合打造湖南“稻稻油”模式
農機農藝融合打造湖南“稻稻油”模式
5月2日,湖南省雙季稻區早熟油菜機械化栽培現場觀摩會在衡陽召開,湖南副省長徐明華出席會議并講話。與會領導現場觀摩了官春云院士牽頭研發的代號為“1613”的早熟油菜品系的生產情況、油菜栽培機械展示及油菜機收現場展示。
2008年,湖南省設立了“湖南雙季稻區油菜早熟品種選育和機械生產技術研究與示范”和“油菜產業化關鍵技術”等項目,由官院士領銜攻關。科研團隊經過3年不懈努力,在農機農藝結合方面取得重大進展:培育出多個適合雙季稻區栽培的特早熟油菜品種(1613、16NA、C868等),菜籽含油量44%左右,畝產量120~150公斤;為大幅提高產量,促進一致成熟,實現一次收獲,為早熟油菜研制出一次施用的油菜專用包膜控釋肥和油菜化學催熟劑;成功研制出兩種型號的聯合播種機,一次作業可完成淺耕、滅茬、播種、施肥、開溝、覆土等多道工序,研制的聯合收割機一次作業可完成割倒、脫粒、清選和秸稈還田4道工序,一天可收割近40畝;制定“三熟制早熟油菜機械化栽培技術規程”,實現標準化栽培。在衡陽縣西渡鎮咸中村等7個示范片,單產水平從每畝120.4公斤提高到152.6公斤,并實現雙季稻畝產900公斤以上;生產效益穩步攀升,畝純收入由353元增至395元,其中機播機收畝**高效益達509元,不僅確保“稻—稻—油”生產無季節矛盾,同時還開創油菜機械栽培的先河。
會上,副省長徐明華指出,2011年湖南省油菜面積躍居全國第1位,總產居全國第3位,是全國重要的油菜主產省。但近年來湖南省發展油菜生產面臨勞動力成本增加、油菜品種成熟晚影響雙季稻的生產季節兩大問題,“雙季稻早熟油菜機械栽培”在品種和機械化方面取得了重大的進展和突破,意義重大,為國家糧油安全和農民增收作出了很大的貢獻,要進一步加大推廣力度。同時,“稻稻油”是湖南的主攻方向,要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資源為國家糧油作貢獻,要繼續高度重視“雙季稻早熟油菜機械栽培”項目的攻關,培育更多的早熟品種,支撐湖南省“稻稻油”的發展模式。
-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