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資訊> 保定雙贏公司涉嫌套取農機補貼調查
保定雙贏公司涉嫌套取農機補貼調查
作為一項促進農業機械下鄉的政策,中央及地方的農(牧)業機具購置補貼配套資金,從2004年以來一直呈上升趨勢,2011年中央財政補貼已經達到了175億元。2004—2010年,中央財政補貼資金共354.7億元,帶動地方和農民投入約1187億元,補貼購置各類農機具1108萬臺(套)。
河北保定雙贏機械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保定雙贏”),一家員工人數在二三十人的農機制造企業,從2009年至今,其“萬贏”牌農機,共有22個型號的產品進入了29個省市和地區的農機購置補貼產品名錄,每臺農機的補貼金額從數百元至數萬元不等,以4YZ-3型自走式玉米收獲機獲得的補貼額度**高,**多時,單臺補貼甚至可以達到10萬元。
3月23日,保定雙贏原法人代表陳志儒的次子陳飛對記者說,玉米收獲機,他們每年要賣出二三百臺,主銷內蒙古、東北三省等地,在黑龍江、吉林等省,銷售超過50臺。
然而,由于涉嫌套取逾千萬元國家補貼資金,保定雙贏已經被公安部門立案偵查,陳志儒被刑拘。
據稱,保定雙贏偽造了約200個農戶的購機情況,套取農機購置補貼,這些購機者大多是保定雙贏負責人或內部員工的親友,或者被保定雙贏用2000元左右收買,簽訂購置協議并取得購機票據后,由保定雙贏提取了購機補貼,而交易實際并未進行。涉及的機具以4YZ-2、4YZ-3型玉米收獲機為主。
那么,保定雙贏是否具備玉米收獲機等農具的規模生產能力?農戶購置保定雙贏的玉米收獲機的事實是否確系偽造?保定雙贏如何取得農機鑒定報告和推廣鑒定證書?各級農機主管部門如何監管?
3月20日至4月1日,中國經濟時報對此進行了調查。
探訪保定雙贏
保定雙贏旗下東西兩個廠區都位于河北保定唐縣王京鎮拔茄村,3月底,中國經濟時報記者數度進入保定雙贏廠區探訪。問起負責人,保定雙贏的員工們或稱他出差了,或提到老板“出事了”,但具體是什么事,絕口不提。
西區大門緊鎖,除門衛外,沒有他人。記者看到,在這個廠區,共有2個廠房、2個貨倉和1個廠棚,廠房和廠棚內,共有1臺液壓機、3臺車床、4臺壓力機、4臺切割機、5臺鉆機、5臺焊機,這些都是主要用來切割、焊接鋼材,或者鉆孔的機器。
在西廠區內,依然貼著一張2010年9月職工出勤表,顯示員工人數為22人,曾負責玉米收獲機的負責人吳蘭水說,生產玉米收獲機,員工**多的時候有100來個。已經在該廠做了2年門衛的王某說,這里主要負責焊接玉米收獲機的架子,進行組裝。
東廠區2011年3月份的職工出勤表顯示員工人數為27人。
吳蘭水告訴記者,該廠每年生產100至300臺玉米收獲機;但有的員工則稱該廠年產才50臺,**多100臺。
西廠區門衛王某說,2010年,公司制造的玉米收獲機,“都是小的,沒有車篷”。記者在拔茄村隨機采訪的農機企業主和村民,幾乎沒有人能相信保定雙贏每年可以生產二三百臺玉米收獲機。他們估計,年產量可能只是組裝一二十臺。
一位自稱在農機企業工作過十余年、認識村里所有農機企業主的村民耿某說,生產玉米收獲機,需要價值20萬元以上的生產設備,拔茄村沒有企業真正能做玉米收獲機。
拔茄村另一個進入了國家補貼目錄的企業——興達農機公司,主要生產播種機械,一位負責人說:“興達也能生產收獲機,但騰不出人手,暫時沒有擴大規模的能力和實踐。”
此外,保定雙贏生產制造的4QB-194型其他飼料作物收獲機(或稱“青飼料收獲機”),是《2009—2011年河北省支持推廣的農業機械產品目錄》2010年調整新增產品,也是《2009—2011年國家支持推廣的農業機械產品目錄》2011年調整的新增產品。
對這一產品,除了陳飛,包括吳蘭水在內的所有員工都稱:“不產。”
拔茄村黨支部委員耿書儉、某農機廠負責人耿某也確定地說:“青飼料收獲機,雙贏沒有。”
那么,保定雙贏到底生產一些什么機械?記者從各地農機補貼目錄中查找到,該公司的產品還包括耕整地機械鏵式犁、翻轉犁、圓盤耙、深松機,種植施肥機械條播機、穴播機,以及收獲后處理機械玉米剝皮機等。
針對這些列入補貼目錄中的農機產品,保定雙贏員工一一對本報記者表示:
圓盤耙——“不產耙,沒人產,想出沒出”;
深松機——“沒有,只有犁”;
剝皮機——“同村陳海雷的工廠生產供貨”;
播種機——“原先產過,有幾年沒產了,去年沒產,前年產了100來臺,還有舊的”。
在保定雙贏,記者向陳飛提出查閱公司補貼產品的推廣鑒定報告,他說:“我這現在沒有。”并且說鑒定報告客戶也不會看,“因為能上這個補貼目錄,就有這個資質。”
協議購機農戶調查
根據唐縣農牧局提供的2010年補貼產品購置情況表,該縣共有10人購買了保定雙贏的4YZ-2自走式玉米收獲機,每臺補貼4萬元。
本報記者走訪了其中的8戶,但僅看到3臺雙贏牌4YZ-2玉米收獲機;另外5人家中并無玉米收獲機。
購機者陳建明的妻子說:“那機子使不得,咱們這地塊兒小,買來試了試都不行,轉不過彎,還忽悠忽悠地晃,老是晃蕩,怕出事,所以就賣了。”
她發誓說,不可能因為要雙贏的好處費而做參與偽造銷售的事情。
另一戶購機者馬愛平告訴記者:“那個機子老是出麻煩,早賣了。”
但他們都轉賣給誰、價錢如何,陳建明和馬愛平的妻子統統說不知道。并且說,不知道政策規定兩年內不許轉賣。
拔茄村陳龍剛的父親和鄰居對于陳龍剛“購買”的玉米收獲機的事情表示“不知道”、“沒聽說過”、“沒見過”。
拔茄村陳海雷妻子的說法則前后不一:起初說家里有購買雙贏的玉米收獲機,“全國都買的,銷量不錯”;后來則說,剛買回來時她見過機子,后來開到地里收玉米去了,現在沒有見到機子,肯定是“開到地里了”。
據保定雙贏的員工介紹,進入農機補貼目錄的玉米剝皮機,就是陳海雷的作坊加工生產后提供給保定雙贏的。在陳海雷的家中,記者看到了兩臺有“雙贏”商標和“國家農機補貼目錄產品”標志的玉米剝皮機。雖然陳海雷的妻子稱他們早就不生產玉米剝皮機了,但記者還是在院中發現了剛剛焊接好的玉米剝皮機部件。
保定雙贏員工吳蘭水也是購機者之一。在長古城鄉西足里村吳蘭水家,記者沒有看到玉米收獲機,吳蘭水的妻子說,機子開回過家里,并且在村里收過玉米,但是后來吳蘭水和其他人一起開到東北收玉米賺錢去了。
記者在吳家接通了吳蘭水本人的電話,問到玉米收獲機,他起初稱:“去年機子沒開到家,沒摸著(指抽簽沒抽到——記者注),手續辦了,沒拿到機子。老板說今年再給補。”
吳妻當場反駁他:“你不是開車回來收(玉米)棒棒了嗎?”
吳蘭水立馬改口說:“我看不錯就交了錢,買了,試了一下不太好用,就退了。我和老板說要改進嘛,以后再要個新的。后來也沒做好,后來一直那么銷,就摸不著了。”
他對記者說,機子在當地不好用,地塊小而分散,農民又嫌棄機子丟玉米,所以賺不到錢,在內蒙古,農牧民不會介意丟了一些,所以比較好賺錢。
對照著保定雙贏西廠區的2010年9月的職工出勤表,記者發現,除了吳蘭水,購機者中還有馬建偉、陳龍剛是該廠員工。門衛說,陳建會也曾經在廠里上過班。
而記者親眼見到的玉米收獲機的農戶中,西連乙村村民張建良的玉米收獲機停放在鄰居張任水家,輪胎嶄新,輪胎上的橡膠粒幾乎完好無損。
張任水說,張建良家機器開不進去,一直放在他家,而從外面開回村**早的時間是去年臘月,也就是公歷2011年1月。但根據正常手續,張建良應該在2010年秋收時就購置了玉米收獲機。
西馬寨村民陳建會的玉米收獲機就停在自己的院子里,他是陳建明的弟弟,和哥哥一樣,他也說:“機子使不得。”他說,機子老是漏水,想退貨,找了陳志儒兩次,都沒找到。
根據農機購置補貼協議書提供的經銷商名單及聯系方式,記者找到了經銷保定雙贏4YZ-2自走式玉米收獲機的唐縣農業機械供應處負責人劉同振,希望了解經銷的實際情況。而劉同振以自己不負責玉米收獲機為由,拒絕了記者的采訪。
銷售疑云
盡管有許多人稱保定雙贏并不具有他們自己所說的生產能力,即年產二三百臺玉米收獲機,但保定雙贏的玉米收獲機還是進入了7個省區的農機補貼目錄,補貼額**高達到10萬元,**低2萬元。
2009年,保定雙贏的4YZ-3型自走式玉米收獲機在河北、內蒙古兩地補貼產品之列,其中,在河北,中央補貼額37500元,省補貼額12680元,總計49580元;在內蒙古,補貼總額38000元。
2010年,保定雙贏的4YZ-3型自走式玉米收獲機進入了北京、河北、河南、內蒙古、寧夏、陜西、吉林等7省區的農機補貼目錄。其中北京市內補貼總額為10萬元,包括中央補貼6萬元,地方補貼4萬元。
就算是4YW-Q型背負式玉米收獲機,這一種需要借助拖拉機作業的收獲機具,2010年在16個省市和地區補貼產品目錄中榜上有名,補貼額均在13000元以上,內蒙古單臺補貼額甚至達到30000元。
在河北保定唐縣,也就是保定雙贏所在地,農牧局副局長萬中華為中國經濟時報記者提供的數據顯示,該縣2010年全縣獲得的補貼資金為440萬元,10戶農民購買保定雙贏的4YZ-2型自走式玉米收獲機,總額即是40萬元,占全縣所有農機補貼額的1/11。
4QB-194飼料收獲機,2010年是河北省農機補貼目錄產品,補貼額14000元;2011年,目前已公示補貼目錄的地區中,這一產品已進入了山西、內蒙古、河南、安徽、浙江、山東、貴州、云南、廣西、陜西、青海等11個省區目錄,中央補貼額15500元,在云南省,加上25830元血防補貼,補貼總額達到41330元。
吳蘭水說,進入補貼產品目錄對公司效益的提升很明顯:“上補貼銷得多,不上銷不了。”
毗鄰唐縣的定州市,是農機的主要經銷地,定州市農機公司和農排公司,是農機補貼目錄產品的兩個主要經銷商。
定州農機公司辦公室的工作人員張某說,他們沒有銷售本地的玉米收獲機,保定雙贏的機械“幾乎不賣,(產品)不行”。
定州農排公司銷售員王某則說,盡管雙贏是補貼目錄產品,但是“它不產機子,誰敢賣???”“它也出(玉米收獲機),但是(產)量太小,根本達不到那個標準,這里沒有公司在賣。”
萬中華則說:“在我們縣,我們對它(保定雙贏)非常注意的,非常小心,因為我們了解他的生產能力,知道他可能生產不了這么多產品,也不一定好用。”
耿書儉則介紹,2010年秋收時,保定雙贏的玉米收獲機曾經在拔茄村試驗,“圍觀的群眾很多,因為以前都是手掰,雇人的話要50塊錢一天,如果收割機好用就用了”。但結果是,玉米“丟得太多,桿壓倒了撿不起來”。再加上當地人均土地少,地塊小且分散,還不是很適合機械作業,所以村民們并沒有購買的興趣。
陳飛和吳蘭水所說的二三百臺玉米收獲機到底銷售在何處?河北省和保定市農機主管部門以及保定雙贏,都稱無法提供詳細的農戶購置情況匯總表或企業銷售情況表。
產品鑒定調查
農機產品進入國家補貼產品目錄,必須要有省級以上農機鑒定站的鑒定報告,并獲得省級以上農業機械推廣鑒定證書。
保定雙贏的玉米收獲機是省級支持推廣目錄產品,也就是說,其鑒定報告是由省級鑒定站出具的,而一旦進入省級支持推廣目錄,企業就有在各省市和地區申報補貼目錄的資格。
根據《<2009—2011年國家支持推廣的農業機械產品目錄>申報指南》,企業申報推廣目錄時,除產品主要技術規格以外,還必須通過員工人數、上年度農機產品銷售總額等企業信息,以及批量投產時間、年生產能力、上年度該型號產品銷售量、本年度該型號產品銷售量、主銷省份等產品信息的審核,此外,還應附有用戶調查。
那么,保定雙贏是否滿足進入目錄的條件?
記者向河北省農機鑒定站和河北省農機管理局提出查看保定雙贏的申報表及鑒定報告等,但遭到了拒絕。
河北省農機鑒定站站長劉鋒表示,第一,“(保定雙贏被偵查)不是質量問題”,而是涉及農機補貼運作中的問題,與鑒定報告等無關;第二,由于此前河北省農機補貼工作,被媒體爆出系列受賄案等,各級領導都提出了嚴厲的批評,“現在河北省處于一個非常微妙的情況”,“我不愿意你再繼續報道”。
劉鋒、河北省農機管理局副局長田繼來以及實際負責保定雙贏玉米收獲機鑒定的河北農機鑒定站鑒定一室主任呂增明,都堅稱保定雙贏鑒定過程沒有問題。但談到《申報指南》中涉及的各項具體鑒定情況,他們均未給出具體說明,但記者通過調查了解,發現鑒定過程及結果的科學性存在若干疑點。
疑點一:鑒定時間之疑
保定雙贏目前涉嫌套取補貼資金的玉米收獲機,其鑒定時間,呂增明說是2007年下半年。根據內蒙古等地的農機補貼產品目錄了解到,保定雙贏的4YZ-2、4YZ-3型玉米收獲機等機具的推廣鑒定證是2008年底頒發,基本可以印證呂增明的說法。
在保定雙贏公司工作了5年的吳蘭水自稱經歷了鑒定的過程。他說,雙贏是2008年開始研發玉米收獲機,并于當年完成了研發,當年銷售80臺,2009年進入補貼目錄以后,銷售開始增加,**多每年能有300臺。
如果該款農機產品2008年尚在內部研發階段,河北省農機鑒定站又是如何鑒定?對此,劉鋒只是說,人的記憶可能有偏差,但并未向記者提供書面的資料。
疑點二:生產能力鑒定之疑
“我們只做技術鑒定,針對某一款機型做。”呂增明表示,保定雙贏具體生產能力如何,鑒定人員并不負責。
劉鋒說:“我們只對樣品質量、對檢驗結果負責。”
而田繼來說:“鑒定產品要有一定生產批量,再一個用戶的反映、機器使用的效果,這些可能都在鑒定內容里”,“具體可以到鑒定站去問”。
如果對企業生產能力不做鑒定,企業購買其他公司產品后,改為本公司商標后申請鑒定,亦即是,申請鑒定的農機并非真正由本廠生產,真偽如何鑒定?
面對這一質疑,呂增明沉默片刻后說:“這個我回答不了。”
劉鋒也表示“說不太好”。
田繼來說:“鑒定還有一個抽樣呢,抽樣不是就一臺,是在一批里抽,所以,我感覺到不大可能。”
關于企業的生產能力,劉鋒說:“企業的生產能力、生產條件的問題,不是一個(統一)標準”;“生產能力這個東西是動態的”,沒有一把尺子一量,就可以確定說能生產多少臺。
他在回答玉米收獲機應具備的“基本生產條件”時說,如果配套零部件別人生產的話,企業的加工能力不一定很強,零部件到了以后,組裝起來就行了。
保定雙贏在填報生產能力時沒有說謊,劉鋒表示:“不能肯定。”
田繼來說:“現在的農機企業,不是說所有產品都自己產,都是外協。”“你別看他生產規模不是很大,但生產能力非常強,因為都是組裝。”
疑點3:用戶調查之疑
根據劉鋒的說法,農機鑒定時的用戶調查,用戶名單由生產企業提供。大型農機用戶調查要求5份以上。
如何保證用戶調查真實有效呢?
劉鋒說,調查的方式,包括打電話、座談等,農業部對調查方式就是這么規定,沒有要求到地里看機器作業和農機具實物。
“那完全有可能提供的用戶根本不存在?”記者問。
“也可能是存在這個情況,因為他自己提供名單。”劉鋒說。
結算及監管調查
根據現行的《農業機械購置補貼專項資金使用管理暫行辦法》,農戶申請農機購置補貼**關鍵的三環,分別是:取得村委會證明;通過縣農機主管部門審批,并與縣農機主管部門簽訂購置補貼協議;購機并從經銷商處取得發票,而經銷商由生產企業進行挑選。
唐縣王京鎮拔茄村6戶農民購買農機時出具的證明,是由該村村委會會計許金樂開具的。許金樂介紹當時開具證明時的情景:
“他們說買農機要開證明,我問是哪個單位里買,說是村北這,俺們村的。我問這兒有補貼么?他們說有,我就開了。誰開了也不是干壞事,是不?買了沒買,做什么,我也不知道,這么大的村子,六七千人,有些人我也不認識。”
唐縣農牧局副局長萬中華分管農機,唐縣農民的購置補貼協議,就是他經手簽訂。在唐縣,由于到農民手里的機具基本飽和了,指標并不緊張,申請購機的農民,幾乎都可以購買到。
“在咱們唐縣這兒(雙贏)沒有詐騙,它不敢,凡是它的東西,我們都警惕著,第一,你必須真要;第二,你必須交款,第三,你必須把這個產品開到縣城里來,在大街上照相。”
但是,至于購機者把農機開回去干什么,是不是換了,“就不是咱們監管范圍了。”萬中華說,“上面沒有給我們其他的職權”。
而保定市農業局農機處工作人員郭某說,農機購置補貼,市里“只是走走手續”:傳達上級的文件,審核縣市報告的情況,農機企業的生產經營情況,“與我們沒關”,“國家規定的行政部門不管企業”。
包括萬中華、田繼來在內,河北省、保定市和唐縣的農機主管部門負責人都認為,因為公安部門的偵查還未結案,對保定雙贏定論為“詐騙”還為時過早,呂增明則認為雙贏“出事”,可能是同村的其他農機企業“鼓搗”的。
田繼來說自己參與了調查,感覺雙贏“有問題”,“但只是感覺,不能肯定”。
“我們去(拔茄村)看車(指玉米收獲機——記者注),用戶說開到農民工跨區作業,沒有看到機器,但也不可能追到內蒙古去,而且他不是一臺,有好幾臺,我們這個部門也缺乏必要的手段。后來我們工作也很忙,不可能追到內蒙古去,再一臺臺核實。”田繼來說。
對于保定雙贏的產品依然在多個省市補貼目錄之中的情況,劉鋒說,因為補貼目錄是三年一個周期,目前還沒有到期限。
“我們省里大概知道它出問題了,所以就從補貼目錄里拿下來了,其他省可能不太了解情況,而且這個案子還沒有結案。”但他表示,會與其他省市和地區農機主管部門“通通氣”。
更多公司信息,請訪問:保定雙贏機械制造有限公司
- 游客發布于2012-07-22 15:44這產品質量很好,屬于共產黨質量最好的,越是世界最差地
- 1發布于2012-02-25 21:31游客發布于2011-07-28 17:47不是個案 是農機企業的一般現象 不弄虛作假 只有死路一條保定雙贏公司
- 1發布于2012-02-25 21:30游客發布于2011-07-28 17:47不是個案 是農機企業的一般現象 不弄虛作假 只有死路一條保定雙贏公司,出的機子都是垃圾,沖催用不成
- 游客發布于2012-02-25 21:28保定雙贏,老板拉出去搶槍斃,黑心老板收割機毛病太多,沖催用不成,就是垃圾,不知道有關部門咋審核通過的,
- 游客發布于2012-02-25 21:14保定雙贏公司出的收割機純粹用不成,不知怎么通過農機部門的審核。一幫黑心老板,都是垃圾·
- 游客發布于2011-07-28 17:47不是個案 是農機企業的一般現象 不弄虛作假 只有死路一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