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現在的位置:農機通首頁>>農機博客>>農機世界>>默認類別>>
8月6日,廣安市武勝縣氣溫再次攀升至35攝氏度。早上8點,武勝縣新禾優質糧油專合社總經理鄧勇照例來到位于三溪鎮沈家壟村的優質糧源基地“巡視”,金燦燦的稻浪已染黃稻田。
半年前,鄧勇還是在縣城坐辦公室的“領導”,職位是縣糧食局下屬的豐禾糧油收儲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主要負責從農民手中收糧食。而半年的田間歷練,鄧勇裸露在外的皮膚已被曬得黝黑,只有取下眼鏡,還能看到點原有的膚色。
如今,和鄧勇一樣長期在基地工作生活的還有8個人,他們都是來自縣糧食局和下屬國有單位的職工。今年初,9人被選派來到基地,組建專業合作社,租賃沈家壟村農民稻田,建起了1500畝的優質糧源基地。
曾經的收糧人,為何變成了種糧人?這樣的改變,又能帶來什么?
尷尬:品質不一難進大超市門檻
武勝縣稻田種植面積常年達32萬多畝,是全國有名的產糧大縣??h糧食局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通過豐禾公司建起了日產100噸的大米加工廠,三年前又注冊了“龍女牌”商標,目標是讓武勝的大米進駐各地的大型超市。
但事與愿違。豐禾公司負責人孫敏坦言,因為全縣農民種植的稻谷品種繁雜,直接致使收購加工的大米品質混雜,根本邁不進超市的門檻,注冊的品牌也成了空皮囊。**終,這些產品只能轉手賣給縣外更大型的糧油公司或工礦食堂,“產品價格被打壓得很低,經濟效益一直上不去。”
鼓勵資本下鄉和開辦家庭農場,今年中央一號文件開啟了公司決策層的思維:“打造優質糧源基地,示范帶動全縣優質糧生產,打響‘龍女牌’品牌,實現增效。”
改變:五化統籌提高種糧效益
說干就干,春節后,縣糧食局和豐禾公司迅速組織9名員工下鄉。“這需要我們不僅在內部整合資源,還要廣泛整合外部資源。”鄧勇介紹,公司打破傳統,按照規范化、標準化、機械化、良種化、品牌化發展的思路,進行通盤思考和運作。
經多番考察后,基地選在了三溪鎮沈家壟村。通過廣泛走訪市場客戶,選定宜香優2115號水稻品種,并依托縣農業局技術力量,全面推行綠色無公害生產技術,完善了施藥、施肥生產標準。“以往一個管種糧一個管收糧,從來沒打過交道,而這半年,因為基地的建設大家經常都在一起。”孫敏介紹,在生產設備方面,則依托縣農機專業合作社,通過租賃抽水機、旋耕機、插秧機等生產設備,解決了生產初期投入不足的問題。
就這樣,基地創建初期的一個個難題迎刃而解。如今看著眼前金燦燦的稻田,鄧勇難掩興奮:“預計基地畝產可達千斤,而這些大米的品質,進超市沒有問題,哪怕每斤銷售價格只比以往貴1毛錢,一噸也要多賣出200元。而實際上,每斤米的銷售價格平均可以貴出2毛多錢,1500畝的優質水稻,將比以往至少多掙30萬。”
示范:高效觸動農民爭先“入伙”
這樣的改變,也在悄然觸動周邊的農民。“別看他們是縣城里來的,干起農活個個都很拼命。”鄰近基地的種糧大戶鄭東這樣評價這批“吃皇糧”的員工。“從今年2月整田育秧開始,9名公司員工堅持天天吃住在基地。”鄧勇坦承,在農忙時,基地要請一些農民工,但大部分生產管理全靠員工自己。
看到機插秧工作量是人工插秧的幾十倍,看到9個人種了1000余人的地,附近村民們閑不住了,不斷有農民前來申請“入伙”。“我們巴不得多推廣新技術、新品種。”鄧勇介紹,創建優質糧油基地的目的,**終還是要帶動農戶。所以在基地成立之初,公司就采取了合作社加農戶的模式,組建了豐禾優質糧油專業合作社,推廣良種良法,不斷拓展優質水稻種植面積。在合作社的帶動下,目前周邊已種植宜香優2115的稻田面積近2萬畝。
發表于 @ 2013年08月14日 08:44:00 |點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