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現在的位置:農機通首頁>>農機博客>>紅興隆北雁現代化農機>>農機市場>>
| ||
一個是目前中國市場**大的高端農機供應商,一個是當今全國**大的大馬力農機具用戶群,凱斯紐荷蘭公司與北大荒的農機化事業彼此見證、共同成長的歷程中,有著怎樣的故事和機緣? 在凱斯紐荷蘭機械(哈爾濱)有限公司采訪,透過塵封的史料和人們鮮活的記憶,追尋出一個跨國公司與黑土地的百年情緣。記者觸摸到了一顆顆熠熠生輝的珍珠,而那條串起珍珠的紅線正是腳下這片黑土地農業機械化、現代化的發展軌跡。 北大荒 中國現代農機引進的起點
梁軍,新中國第一個女拖拉機手。1948年5月,剛滿18歲的她在德都縣萌芽鄉村師范學校投入了開發北大荒的戰斗,作為機耕隊里****的女性,她和男同志一樣,住窩棚、開夜車,滿身油污、不知疲倦。這一年,她和戰友們開荒3400畝,播種1950畝小麥,收獲糧食1.5萬公斤。作為新中國婦女的優秀代表,1949年末她出席了在北京召開的亞洲婦女代表大會,受到毛主席接見。此后,新中國成立了以梁軍名字命名的第一個女子拖拉機隊,梁軍任隊長,她駕駛拖拉機颯爽英姿的形象作為原型被印在第三套一元人民幣上而走向全國。
60多年過去了,人們記住了這位不讓須眉的巾幗女杰,卻鮮有人知道在她當年駕駛過的拖拉機里就有從美國萬國公司進口的“法爾毛”。凱斯紐荷蘭機械(哈爾濱)有限公司總經理馬力說,從1947年新中國第一個國有農場在北大荒創建之后,“法爾毛”成為**早服役的進口拖拉機之一。
而萬國公司正是凱斯紐荷蘭公司的前身。1983年,萬國與凱斯合并成立凱斯公司;1991、1999年,意大利菲亞特集團先后收購美國福特紐荷蘭公司、美國凱斯公司,并將旗下的這兩家公司合并成立了今天的凱斯紐荷蘭公司,打造了一個年銷售額超過180億美元的世界農機巨頭。
洪河農場 大馬力裝備的第一個現代化農場
改革開放讓中國的農機事業進入了一個新的起點。繼1978年在友誼農場五分場二隊的農業現代化試點之后,1980年,省農墾總局以補償貿易形式,利用日本政府貸款1350萬美元,建設擁有30萬畝耕地的洪河農場,引進美國萬國公司的拖拉機、聯合收獲機、圓形噴灌機及配套農具,總計297臺件,建成我國第一個現代化國有農場。
現已年過七旬的呂立忠是**早參與洪河農場開發的6名機務工人之一。為了建設洪河農場,全墾區共抽調244人,其中從友誼農場五分場二隊抽調了呂立忠等6名機務工人。
洪河農場劃定的30萬畝土地,共分為6個作業區,6名機務工人每人負責一個作業區。呂立忠記得,當時通過補償貿易,引進的設備全部是美國萬國公司的產品。當時,每個作業區有5臺大馬力3588拖拉機,還有1460聯合收割機及相應的各種農具,翻、耙、播、收、噴藥、除草,全部都是機械化。
老呂告訴記者,這些引進的大馬力拖拉機上裝配有無線電話裝置,田間作業時駕駛員可以跟生產調度隨時聯絡。面對武裝到牙齒的各種現代化農機具,培訓的任務相當繁重。1980年末,洪河農場作出一項重要決定,派出技術場長和各管理區機務骨干共10人,赴美國芝加哥萬國公司培訓一個月。這是改革開放、打開國門后,黑龍江農墾系統第一次較大規模出國培訓,上上下下非常重視。作為其中的一員,出國的前前后后呂立忠至今還歷歷在目。1981年新年他們是在北京過的。除了出國前的短期培訓外,農場發給每人800元制裝費,而當時作為一個機務四級工的呂立忠工資是60元。那時的北京出國人員服務部,是普通人望塵莫及的地方,老呂和同事們一起置辦了一整套行頭,帶著全農場的厚望第一次走出國門。
飛到芝加哥后,在萬國公司現代化的廠房里,呂立忠們才算真正開了眼界。他回憶說,美國當時的現代化程度有很多是我們在家無法想象到的。比如電腦是什么?我們一無所知,但在美國的生產、生活中已經相當普及了。萬國公司的倉庫比洪河農場場區的面積還大,里面看不到一個人,完全是電腦操作。這種震撼,讓來自洪河農場的十個人更感到時間和機會的寶貴,帶著各種各樣的問題向美國技術人員請教。一個月后,他們回到農場,成為十粒“火種”,點燃了全農場機械化培訓的熱情。
如今,洪河農場的糧食產量從3萬噸增加到30萬噸,現代化的農業機械更是換了幾茬,還促成了眾多養機戶的出現。當過農場會計、政研室主任遲長祿老人不無自豪地對記者說,在洪河,有的人家還購買了美國凱斯2166大馬力聯合收割機,一臺一百多萬,**先進的設備全都帶衛星導航系統。
隨著農場水田面積的擴大,建廠初期按旱作農業模式配置的萬國集團大馬力農機設備,從2002年開始走出國門,在洪河農場對岸的俄羅斯下列區從事跨國耕種。
肖亞農 中國第一個紐荷蘭大馬力用戶
在紐荷蘭公司的網站上,“紐荷蘭之窗”記載著凱斯紐荷蘭機械(哈爾濱)有限公司在中國市場的成長歷程。點擊1998年,《肖亞農——紐荷蘭第一個用戶》的消息出現在頁面上。肖亞農是紅興隆農墾分局北興農場的種糧大戶、勞動模范。說起與紐荷蘭結緣的故事,肖亞農如數家珍,掩飾不住興奮的心情。
那是1996年底,年輕的肖亞農特別熱愛學習,沒事的時間總愿意到農場農機科翻翻那里訂閱的農機雜志。當時糧價偏低,沒人愿意種地,肖亞農租種了農場5000畝地,僅靠多年的國產東方紅75顯得力不從心。那時墾區剛從國外引進大馬力拖拉機,肖亞農總惦記著到雜志上看看外國的大馬力是個啥模樣。在《現代化農機》雜志上,他看到了紐荷蘭公司的廣告,這一眼撥動了肖亞農要買進口大馬力的神經,他很快按照廣告上的電話聯系上了紐荷蘭中國市場負責人馬力。當時,紐荷蘭公司在1996年秋季已經完成了180-90 、M160馬力拖拉機在597農場的適應性試驗,正準備銷售這兩臺拖拉機。肖亞農專門趕到597農場,了解拖拉機的使用情況,聽說兩輛巨型戰車在黑土地上游刃有余,肖亞農動心了,現場以43.5萬元的價格購買了180馬力的紐荷蘭180-90拖拉機,首付15萬元,其他部分由農場擔保分期付款。在此之前,大型進口農機在我國的銷售還大都是政府采購,沒有個人行為,肖亞農也因此成為中國個人直接從國外跨國公司購買大馬力拖拉機的第一人。
這一年,肖亞農帶著徒弟駕駛著紐荷蘭戰車,充分體會到了大馬力的神奇和高效。1997年秋天,經過農場測算,共耕種土地6.7萬標準畝,創造了墾區歷史上單車年作業**高紀錄。這臺大馬力拖拉機不僅給肖亞農一年帶來40萬元的收入,還給他帶來了一次進京的機遇。
1997年11月,北京召開國際農業博覽會。全世界有名的農機企業悉數到場,但在肖亞農的印象中紐荷蘭的宣傳**精彩。其他外國企業大都圖片參展,只由紐荷蘭公司把各種新型的農機設備都擺在現場,連肖亞農買到家的180-90大馬力拖拉機也被請了過來。這臺單車作業量**高紀錄的創造者成了博覽會上的活廣告,引來各家媒體紛紛拍照、采訪,來自北大荒的肖亞農也成了北京農展館里的新聞人物。
這次展覽會上,肖亞農又花86萬元買回一臺紐荷蘭240馬力拖拉機,包下了連隊2萬畝耕地。1998年,紐荷蘭的兩臺大馬力為他帶來80萬元的收入。在肖亞農的示范作用下,這一年北興農場一次訂購紐荷蘭180-90大馬力拖拉機十多臺。
葛柏林 感受跨國公司的高效服務
與肖亞農幾乎同時看上紐荷蘭大馬力機車的還有一個人,他就是墾區**大的家庭農場場長葛柏林。當年普遍使用的國產100馬力拖拉機容易形成犁底層,為了解決土壤板結的問題,農場號召采用耙茬深松的農業措施,葛柏林的家庭農場使用德國323拖拉機與東德1512發動機配套,從翻地到播種要十幾道作業層次。如何減少作業層次,提高工作效率?老葛琢磨著要更新設備。1997年初,當他得知進口大馬力在597農場搞完試驗后準備出售,馬上趕了過去。
看到**新型的M160拖拉機演示,老葛著迷了。這款機車的駕駛室配置與4500轎車一樣,自動擋、電視掃描,防塵、防水、防電,效率是國產機車的五六倍。當時在國外,這一臺大馬力的價格可以買3臺4500。骨子里就喜歡新鮮事物的葛柏林下決心買回這臺“大家伙”。
然而談判是艱苦的,老葛還記得為了降低價格,他與外方代表馬力在佳木斯總局農墾大廈談了3天。葛柏林見多識廣,他對馬力說:“外國的二手車價格能殺到一半啊,你這臺車做過試驗了不能再算新車。”一個一個回合下來,50萬元是馬力的底線了,不再讓步。當老葛聽說馬力要把這臺機車賣到臺灣時,急了,他說:“改革開放這么多年了,臺灣農民能買起,大陸農民難道買不起?”于是雙方握手,48萬元成交,分期付款。葛柏林還記得當時到農墾大廈交款的情景,20多萬元現金裝在密碼箱里,小心翼翼地送到馬力手中。他心里憋著一個勁兒:讓老外看看中國農民有錢了。
靠著這臺大馬力,1997年老葛一口氣開發荒地5000畝。這個“寶貝”一個班次(10小時)可耙地400畝,而國產75拖拉機僅為60——70畝。**讓葛柏林記憶深刻的還是跨國公司的優質高效服務。紐荷蘭公司對用戶的承諾是72小時解決問題,他們在國內專業化的售后服務團隊全部是大專以上畢業生,都是有著農機專業背景的工程師。老葛還記得那個叫瓦蘭提的維修人員,從意大利三天之內趕到859農場,從佳木斯下飛機后不顧幾個小時的汽車顛簸,飯不吃、水不喝,換上工作服開始工作。讓中國用戶看到了一個跨國公司客戶至上的理念和過硬的作風、到位的服務。
精準農業 凱斯戰車開啟的新時代
今年61歲的張福山退休前是友誼農場的農機科長,1970年上車當機務工人,國產、前蘇聯、前東德的拖拉機都開過,1985年到1996年在友誼農場五分場二隊當了十二年隊長,可以說是新中國農機事業變革的親歷者和見證人。
2001年,友誼農場五分場二隊被農業部批準為精準農業示范項目。在呂立忠等十名農機工人走出國門到萬國公司培訓二十年后,2001年張福山帶著實現農機數字化的使命到凱斯公司考察。這一次,面對凱斯公司各種先進的設備,張福山已不再感到陌生,當他見到**新出廠的375大馬力拖拉機時,上去在廠區開了一圈,令美國同行驚訝。在考察農機具性能之外,他對國外機車的環保理念、社會化服務等更加關注。
這一次,他們從凱斯公司引進了2366康拜因、四輪獨立驅動橡膠履帶375大馬力拖拉機、大型精量播種機,結合實施保護性耕作引進了幅寬5.3米730B聯合整地機、幅寬16米的耕耘機各一套。通過一系列世界**先進農機具的引進,五分場二隊實現了衛星定位、自動導航、即時測產、變量施肥、測土配方。通過地號對比,2002年試點項目實現增產20%,降低成本10%。此后,又新增了3200變量噴藥機、玉米割臺等農機具,使農業生產進入了精準時代。如今,五分場二隊3.5萬畝耕地僅由15人耕作,全部實現機械化,人均生產糧豆50萬公斤,是1978年二隊第一次農業現代化試點時人均勞效的5倍。
今年夏天,李克強副總理視察友誼農場的玉米高產攻關田,看到2.7米多高的植株間距均為20厘米,每株上結的棒均為兩個且都在一條線上,格外高興。據介紹,這塊地在去年秋后應用凱斯聯合整地機和耕耘機,實行土壤深松、秋整地和秸稈還田等保護性耕作,還采用了先進的勻播精點機,每畝地可節省2到3公斤籽,保苗株數達到5000株,一公頃地能多打糧食350公斤。
從2004年春天,墾區啟動“現代農機裝備工程”以來,在266個現代化農機小區里幾乎到處都能看到凱斯紐荷蘭的產品。如今375馬力以上的凱斯拖拉機有100多臺,今年凱斯**新的535馬力也是世界上**大馬力的拖拉機先后落戶共青、嘉蔭、海倫等農場。省農墾總局農機局局長李俊說:“以大馬力為代表的世界先進農機具引進,提高了墾區的農業現代化水平,使保護性耕作等先進農藝技術得以實施,是對傳統農業生產模式的革命。”除農墾外,今年,凱斯紐荷蘭公司成為全省地方60個作業點農機設備供應商,僅呼蘭、肇東、蘭西、賓縣、巴彥的5個農機合作社購買農機都在1000萬元。 |
發表于 @ 2009年12月21日 13:21:00 |點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