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農五師八十六團對全團2萬畝棉花的播種方式上進行機采棉模式的實驗,從原來行距為22厘米變為現在的13厘米,這一新的舉措將會大大的提高水肥的利用率并且在干旱高峰期可以極大的緩解棉花的干旱情況。
在八十六團十一連的播種棉田內,該連技術員蔣傳對筆者談起這種播種方式的改變時,那種興高采烈的熱乎勁讓人感動。該團是一個典型的干旱缺水團場,每年到了七八月份農作物用水高峰期,井水、渠水發揮出**大的能量,往往也有部分農田受旱。為此該團連年推廣節水滴灌,到今年又新增滴灌3萬畝,從而使全團的滴灌面積達到了7.5萬畝。但隨著團場農業產業化的逐步推進,農業生產規模的不斷擴大,季節性生產缺水成為制約團場經濟發展的“瓶頸”。在今年的春播生產開始前,在經過深刻研究和科學論證的基礎上,縮短了棉花播行與滴灌帶之間的距離,這不僅可以有效減少水肥的垂直下滲,使水肥直接高效作用于農作物根部,而且對于用水高峰期時可以縮短輪灌周期,有效緩解旱情將產生積極影響.(劉建美 王愛華)
發表于 @ 2009年04月20日 18:00:00 |點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