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 中國農機化信息網
在全國農業機械化質量工作會議上,農業部副部長張桃林對農業機械化質量的時代內涵和我們的任務發表講話。
一 農業機械化質量的時代內涵
農業機械化質量是農機產品質量和運用效果的有機結合,是農業機械化整體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產品質量、作業質量、維修質量和服務質量共同構成了農業機械化質量的主要內容。強化產品質量打基礎,提高作業質量出效益,抓好維修質量保安全,提升服務質量促和諧,是農業機械化質量工作的努力方向。
農機產品質量,涵蓋農機產品的適用性、安全性、可靠性和售后服務狀況等,是對農業機械滿足農業生產技術要求的評價。產品質量決定著其它方面的質量,沒有好的產品質量,就沒有好的作業質量、維修質量,它是農業機械化質量的基礎。
農機作業質量,是作業標準、農藝要求、操作技能、機具狀況等要素在生產中的優化組合,反映的是農業機械使用的**終效果。產品質量、維修質量和服務質量的好壞,都要通過作業質量來檢驗,它是農業機械化質量的重要體現。
農機維修質量,涉及維修網絡建設、維修設備狀況、配件質量、維修技能等內容,是指維修后的農業機械滿足其修理技術要求的程度。維修質量既與產品質量直接相關,又影響農機作業質量和維修后的技術狀態,它是農業機械化質量的重要保障。
農機服務質量,貫穿于農業機械化發展的全過程,具有更為寬泛的內涵,是管理服務在提高產品質量、作業質量、維修質量上的綜合體現,對發揮農業機械化質量綜合效益起著關鍵作用
二 農業機械化質量工作方面取得的成績
改革開放30年來,我國農業和農村經濟社會取得了歷史性的偉大成就。農產品供給能力大大增強,農村經濟結構更加優化,農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農村面貌明顯改善,農村體制機制不斷完善,發展活力不斷增強。30年來,全國農機系統認真貫徹黨和國家關于加強農業機械化發展的各項方針政策,深入實施《農業機械化促進法》,緊緊圍繞“加強農業基礎建設,保障農產品有效供給,促進農業穩定發展和農民持續增收”這個中心任務,解放思想,開拓創新,農機工業制造能力不斷增強,農機裝備總量穩步增長,機械化作業水平持續提高,特別是近年來,在提高農業機械化質量方面進行了積極有益的探索,取得了明顯成效,為解放和發展農業農村社會生產力、促進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一是法律法規建設不斷加強。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業機械產品質量、作業質量、維修質量、服務質量方面的法規建設不斷加強。特別是以2004年公布實施的《農業機械化促進法》為標志,農業機械化質量法律規章建設進一步加快,為農業機械化質量工作提供了法律法規依據。圍繞貫徹實施《農業機械化促進法》,農業部先后制定了《農業機械試驗鑒定辦法》、《農業機械維修管理規定》、《農業機械質量調查辦法》和《農業機械投訴監督管理辦法》等配套規章。一些省區市也制定了地方性法規規章。江蘇、黑龍江、廣西、山西等省區市制定了相關的農業機械質量管理辦法;江蘇省修訂了《江蘇省農業機械管理條例》,對農機產品的試驗鑒定、產品質量責任、投訴體系建設、標準化建設、推廣銷售和維修管理等方面作出了具體規定;黑龍江、遼寧等省還制定了農業機械作業質量管理辦法;農業機械化質量工作總體進入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新階段。
二是評價監督體系逐步完善。農機系統以試驗鑒定、質量投訴、質量認證、質量調查、職業技能鑒定和維修管理為重點,著力構建和完善農業機械化質量評價監督工作體系。目前,全國已擁有部、省和地(市)農業機械試驗鑒定機構52個,累計對1萬多個產品進行了推廣鑒定。建立了部、省、市、縣各級農機產品質量投訴監督站1348個,基本形成了覆蓋全國的農機產品質量投訴監督網絡。農業部組建了中國農機產品質量認證中心并加強了工作站建設,對近400個產品和企業開展了合格認證、強制認證和體系認證。河南省成立170個農機質量監督投訴站,甘肅省建立了投訴監督機構101個,山東、新疆、內蒙古等地也完善了省市縣三級投訴網絡,四川、遼寧等省開展了財政補貼機具的質量調查工作,遼寧省從2006年起累計調查800多農戶,對發現的問題進行認真分析并及時通報。評價監督體系的不斷完善,有效維護了農民群眾的合法權益,有力促進了農機化工作水平的提高。
三是支撐保障能力明顯提升。長期以來,農機管理部門和農機鑒定檢測機構不斷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更新改造試驗條件,加強人員技術培訓,農業機械化質量工作的支撐能力顯著增強,科學化、規范化水平不斷提高。標準制修訂工作得到加強。以技術標準、作業標準、管理標準和服務標準為主體的農業機械化標準體系初步形成,共發布實施標準159個,公布重新修訂的部級鑒定大綱54個。全國共建立了農機職業技能鑒定站41個,發放證書31萬張。黑龍江省結合農機合作社建設,制定了40多項農機作業、生產、維修的技術標準;吉林省結合農業機械化示范區建設,制定并發布地方標準20多項;浙江省結合地方特色,制修訂茶葉加工機械等標準21項,河北、湖北、新疆、青島等省區市也制定了地方作業標準。北京、山西、安徽、甘肅、陜西等省區市積極開展職業技能鑒定工作,河北省以農機維修工人技術培訓為重點,培訓考核5萬余人,提高了農機維修從業人員的技術水平,有效保障了農業機械化質量。
四是質量工作效益初步顯現。各地通過開展推廣鑒定、選型鑒定、專項鑒定、質量跟蹤調查和安全普查等工作,大力提升農業機械的適用性、安全性、可靠性,取得了良好成效。抽樣統計顯示,我國谷物
聯合收割機的平均故障間隔時間從十年前的8.8小時提高到現在的40小時以上,主要農機零配件產品質量抽樣合格率也有所提高。農業機械化質量的不斷改善,降低了農機使用成本,提高了農機作業效率,為促進糧食增產、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提供了有力保障。吉林省農機部門積極配合省質檢部門、工商部門開展農機產品市場檢查,檢測農機及零配件樣品4萬多個,產品合格率比改革之初提高了20個百分點。廣東省農機質量調查顯示,農民對聯合收割機損失率、含雜率、破碎率和作業效率滿意度達到96%,反映植保機械質量良好的占97.4%,農業機械質量狀況基本可以滿足當前實際生產的需要。
多年來的工作實踐,進一步加深了我們對農業機械化質量工作規律的認識,積累了十分寶貴的經驗,一是必須加強法律法規建設,建立依法管理農業機械化質量工作的長效機制;二是必須積極推進農業機械化質量體系建設,為做好農業機械化質量工作提供組織保證;三是必須加強農業機械化質量能力建設,為做好農業機械化質量工作提供強有力支撐;四是必須依托質量提升效益,保障農業機械化又好又快發展。
與此同時,農業機械化質量工作還存在不少問題和薄弱環節。一是認識還不夠到位。一些地方還沒有把質量工作擺上推動農機化發展的重要議事日程,法律法規賦予的職能尚未得到全面履行;有些同志把農業機械化質量片面理解為農機產品質量,對其豐富內涵的認識不夠深入。二是發展還不夠平衡。地區之間工作推進程度存在不小差距,影響了農業機械化質量整體水平的提升;對農機產品質量和作業質量重視程度較高,維修質量和服務質量工作有待進一步加強。三是體系還不夠健全。投訴監督體系、維修體系、標準體系、職業技能鑒定體系還不完善,農機科技含量低、機械故障多、安全隱患大的狀況未得到根本改變。四是保障還不夠有力。農業機械化質量基礎設施落后,工作經費投入不足,與農機化發展水平和發展現代農業、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任務仍不相適應。
三 農業機械化質量工作的重大意義
黨的十七大對我國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作出了重大部署,明確指出解決好“三農”問題始終是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堅持把發展現代農業、繁榮農村經濟作為首要任務。強調要統籌城鄉發展,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加強農業基礎地位,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農、以城帶鄉長效機制,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實現這一戰略目標,農業機械化工作者肩負著艱巨而光榮的使命。實踐證明,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有利于增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和農業抗災防災能力,改善農業生產條件,降低農業生產成本,促進農業穩定增產和農民持續增收;有利于轉變農業生產方式,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促進農業生產規模化、標準化、集約化和產業化經營,提高農業的素質、競爭力和效益;有利于減輕農民勞動強度,解放農村勞動力,緩解當前農業生產中勞動力結構性、季節性、區域性短缺的突出矛盾,保障農業穩定發展,加快工業化、城鎮化進程。
當前,我國農業機械化總體上已經進入中級發展階段。這一階段是農機化發展速度不斷加快,發展質量不斷提高,發展領域不斷拓寬,發展機制不斷完善,農機農藝更加協調的階段;也是我國農業生產方式由依賴和占用人力資源向依靠科學技術和現代農業裝備轉變,機械化生產方式由原來的次要地位轉化為主導地位的階段。在這一階段,農業機械化發展不僅僅注重產品質量,同時也要注重作業質量、維修質量和服務質量;不僅僅注重農機產品的一般技術指標,同時也要注重農機產品的安全性、適用性和對生態環境的影響;不僅僅注重農機試驗鑒定,同時也要注重標準制定、質量調查、投訴監督等工作。如果說,之前一個階段我們著重抓了農業機械化量的積累增長,那么今后一個時期更要關注農業機械化質的變化提高,這是農機化發展的主要趨勢,也是全體農機化工作者面臨的重要任務。
(一)提高農業機械化質量是農業機械化工作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體現。科學發展觀的第一要義是發展。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農業機械化又好又快發展,要求轉變發展方式,著力解決當前農業機械裝備結構不盡合理、物耗能耗偏高、科技水平較低等問題,實現速度、結構、質量和效益相統一,努力促進農業機械化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只有切實做好農業機械化質量工作,大力提高農業機械化質量水平,才能轉變發展方式,做到數量與質量并重,推動農機化轉入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也只有提高農機產品的適用性、安全性、可靠性,提高農機技術狀態和使用效率,才能降低消耗,提高效益,讓廣大農民從農業機械化發展中獲取更多的利益。
(二)提高農業機械化質量是促進農業機械化健康發展的關鍵舉措。農業機械化質量是農機產品自身質量和農業機械高質量運用的統一體,事關農機的使用效果和經營效益,事關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促進農業機械化事業的穩定發展必須向農業機械化質量尋求支撐。只有努力提高農業機械化質量,實現產品質量、作業質量、維修質量和服務質量的全面提升,**大限度地滿足廣大農民對提高生產效率和降低勞動強度的迫切需求,才能促進農業機械化和諧、可持續發展。也只有通過提高農業機械化質量,積極排除農機安全隱患、降低機具故障率,**大限度地減少農機故障和人員糾紛,才能實現農業機械化的安全發展。
(三)提高農業機械化質量也是促進農業機械化自身發展的內在需要。當前,農業機械化質量工作面臨良好的發展機遇。《農業機械化促進法》的公布實施,為加強農業機械化質量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據。農業部和一些省區市出臺了配套規章,使農業機械化質量工作步入了依法管理的新階段。購機補貼力度進一步加大,農民購買使用農業機械的積極性高漲。2008年中央財政安排農機購置補貼資金40億元,實施范圍覆蓋了全國所有農牧業縣,2009年購機補貼資金還有望大幅度增加。隨著二三產業快速發展,勞動力逐步轉移和農民生活質量的提高,對改善生產條件,使用上性能可靠、質量優良、駕駛舒適、操作方便的農業機械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也為農業機械化發展和高性能、高質量農業機械的應用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四 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農業機械化質量工作的任務
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農業機械化質量工作的基本思路是:以黨的十七大精神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立足當前,著眼長遠,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廣大農民的根本利益作為農業機械化質量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強化產品質量打基礎,提高作業質量出效益,抓好維修質量保安全,提升服務質量促和諧;進一步整合資源、發揮優勢、強化手段、履行職能,全面提升農業機械化質量水平,促進農業機械化又好又快發展,為發展現代農業、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貢獻力量。
主要任務是:貫徹落實法律法規,完善質量管理手段,健全質量標準體系,進一步規范農機銷售、作業、維修三大市場,抓好主要作物、重點產品、關鍵環節的農業機械化質量,全面提高產品質量、作業質量、維修質量和服務質量,開創農業機械化質量工作的新局面。
在產品質量上,要加強新產品研制開發工作,提高科技含量。努力提高產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降低故障、事故率。推廣先進適用、節能環保、安全可靠的農機產品。要認真按照《農業機械化促進法》和《產品質量法》的規定,加強與有關部門的合作,發揮好各自的職能。要運用好現有手段,加強在用農機產品質量評價與監督,促進產品性能改進和質量提高,不斷滿足農業生產的新需求。
在作業質量上,要加強作業標準與規范的制修訂工作,不斷提高農機作業效益和水平。要堅持農機與農藝相結合,積極發展適宜農機作業的種植方式。利用好國家面向農民培訓的各項優惠政策,加強對農機操作人員的培訓,提高操作技術水平。要完善對作業質量的評價制度,科學公正地做好作業質量鑒定工作,及時處理好作業質量糾紛,保障農業生產,維護農民和農機手的合法權益。
在維修質量上,要落實農機維修管理規定,加強維修網點的規范化管理,充分調動農機企業、維修網點和農機作業服務組織的積極性,培育和規范農機維修市場,逐步形成結構合理、優勢互補、便捷高效、保障有力的農機維修服務網絡。要積極促進農機維修技術和設備更新,大力開展維修人員職業技能鑒定,提升維修技術水平。加強對農機手維護保養技能培訓,提高農機使用的技術狀態。
在服務質量上,要進一步增強服務意識,端正服務態度,提升服務水平。科學、公正、及時處理好質量糾紛,保護好服務對象的合法權益,促進社會和諧穩定。要加強自身能力建設,弘揚“愛崗敬業、求真務實、團結協作、開拓創新”的精神,提高服務能力,改善工作作風,創新工作機制,為促進農業機械化事業發展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
圍繞上述基本思路和主要任務,關鍵是要樹立和強化四個意識,重點抓好六個方面工作。
四個意識是:
一是樹立和強化法制意識。依法治國是我國的基本方略。《農業機械化促進法》是開展農業機械化質量工作的法律依據。農機系統要強化法律意識,樹立法制觀念,認真學習并深入實施《農業機械化促進法》和農業部制定的一系列規章制度,嚴格按照法律和規章賦予的職責,開展農業機械化質量管理工作,真正做到有法必依、依法行政。
二是樹立和強化大局意識。要充分認識農業機械化質量工作在推動農機使用節本增效,實現農業機械化科學、和諧、安全發展,促進農民增收,農業增效中的重要作用,圍繞大農業、發展大農機、建設新農村,實現“興機富民”;統籌協調各方面的力量,共同促進農業機械化質量提高;樹立全面推進農業機械化質量工作的理念,堅持四個質量一起抓,全方位提升農業機械化質量水平。
三是樹立和強化責任意識。農業機械化質量工作關系到糧食增產、農業增效、農民增收,關系到農業現代化建設,認真履行法律賦予的質量管理職能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各級農機管理部門要從使用環節入手,加強產品質量、作業質量、維修質量、服務質量的監督管理,增強事業心和責任感,切實把農業機械化質量工作各項部署要求落到實處,維護廣大農民的合法權益。
四是樹立和強化服務意識。農業機械化質量工作直接為農民和農機企業服務,關系到他們的切身利益。要始終堅持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切實轉變工作作風,廣泛了解農民需求,不斷提高服務本領,拓寬服務領域,提供優質服務。要主動向企業反饋質量信息,幫助企業查找質量問題,促進產品質量提高,滿足農業生產需求。
六個方面的主要工作是:
一是認真實施法律法規。法律法規是農業機械化質量工作的基本依據。要進一步加強農業機械化質量相關法規建設工作,尤其是作業質量和維修質量相關管理辦法的制定,建立完善的質量法規體系。要加大普法工作力度,采取多種形式,深入學習宣傳貫徹《農業機械化促進法》及其配套質量管理規章。要加大執法力度,全面履行法律賦予的農業機械化質量監督管理職能,充分運用好質量調查、投訴監督、維修管理等質量監管手段,規范工作行為,創新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不斷提高依法行政的水平。
二是加快完善標準體系。標準規范是農業機械化質量工作的基礎支撐。要將標準化作為質量工作重點,統籌規劃,抓住農業機械化發展的主要作物、重點環節和關鍵技術,因地制宜,結合實際,加快農機作業質量、維修質量和機具報廢的標準制定工作,盡快健全農業機械化行業和地方標準體系。要做好標準的宣傳貫徹實施工作,通過建設標準化示范區、規范農機作業服務、加強職業技能鑒定等工作,切實把標準化建設落到實處。
三是高度重視試驗鑒定。試驗鑒定是農業機械化質量保障的有力手段。各農機鑒定機構要適應形勢,創新方法,提升水平,積極開展農機試驗鑒定工作。要在全國范圍內統籌考慮科學規劃鑒定體系,多渠道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和設備投入,提升鑒定機構能力。要引導鼓勵鑒定機構向專業化方向發展,避免低水平重復建設要。加快推進鑒定機構能力認定工作,讓符合條件的省級鑒定機構參與部級鑒定,積極擴大部級鑒定規模。各級各類鑒定機構之間要加強團結協作,合理分工,優勢互補。部農機鑒定總站要發揮龍頭作用,加強對整個系統的業務指導,努力提升全行業業務水平和能力。
四是依法組織調查投訴。調查投訴是農業機械化質量工作的重要方式。各地要嚴格按照《農業機械化促進法》和《農業機械質量調查辦法》的要求,根據農業機械使用者的投訴情況和農業生產的實際需要,科學制定質量調查計劃,依法組織開展在用特定種類農業機械產品的質量調查工作。要嚴格履行備案程序,調查計劃和調查結果在公布前及時報農業部備案。各地要按照《農業機械質量投訴監督管理辦法》的要求,盡快建立健全農業機械質量投訴監督機構,保證必要的工作條件和經費。要及時、高效、公正處理質量投訴事件,切實維護農業機械所有者、使用者和生產者的合法權益。
五是大力開展推廣培訓。農機推廣與教育培訓是農業機械化質量提高的重要措施。要進一步加大農業機械化技術示范區建設,積極推廣先進適用的農業機械化技術和機具。要嚴格按照《國家支持推廣的農業機械產品目錄管理辦法》,做好推廣目錄制定和管理工作。要嚴把機具的入選關,從源頭上保證國家支持推廣補貼的農業機械質量。各地要多渠道爭取投入,加強對農業機械化質量工作從業人員的教育培訓,提高知識水平和綜合素質,提升工作能力,為提高農業機械化質量水平提供人才保障。要加強對農機駕駛操作人員的培訓,提高農機手的使用操作和維修保養技能,使農機駕駛操作人員熟練掌握新機具、新技術的使用要領,保障使用質量和效果。要積極開展職業技能鑒定等工作,加大對農機維修人員的培訓,提升維修人員技能,保障維修質量。
六是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各級農機行政管理部門要把農業機械化質量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納入農業機械化發展規劃,積極發揮規劃指導、管理監督、協調服務的職能作用,進一步健全農業機械化質量工作機制。要加強與有關部門的協調,努力爭取地方政府支持,不斷加大投入。要充分發揮農機鑒定、監理、推廣系統的工作力量,加強統一協調,形成促進農業機械化質量工作的合力。要加大對農業機械化質量工作的調查研究,創新工作方法,提高工作績效,解決實際問題。要建立工作責任制,加強對農業機械化質量工作人員的監督,嚴格遵守法規,改進工作作風,切實提升依法行政、優質服務的能力。
發表于 @ 2008年09月21日 08:01:00 |點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