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機采棉的前景及發展推廣的重要性。機采棉技術是我國植棉史上的一次大的飛躍,也是目前世界上一項比較成熟的先進技術。它確立了兵團推廣機械化采棉技術的可靠性。機械化代替手工勞動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必然,也是人們追求效率,提高效益實現的需要。在棉花生產過程中,人工采棉勞動強度大,投入勞力多,效率低,工作期長工等不足,直接影響了棉花生產的發展。因此,必須深刻認識到發展推廣機采的重要性。
2.機采棉的發展優勢。機采棉能提高兵團農業機械化水平,有利于大面積推廣精準農業技術,便于職工擴大承包面積及規模。如:美國等一些發達國家一個家庭農場,可管理面積達到2700-3000畝。農場一家一般才承包50畝。兩個人工起早貪黑的干,在拾花期間還要雇用近一半勞力才能完成。時間**少不要一個半月。
3.推廣機采棉的綜合經濟效益。推廣機采棉,可縮短秋收時間,按時騰地、揭膜、施肥、打桿、犁地,發展來年生產,減少勞動強度,解放生產力。當年接雇季節工,1公斤拾花成本近1元,每畝地按300公斤籽棉,就需要300元錢。機采每畝125元,也按300公斤計算:125÷300=0.41元。這樣每畝成本可降低一半左右。
4.品種選擇。應選早熟、吐絮集中、含絮性好、以利于提高采凈率。株型緊湊,葉片不要過大,以利于脫葉、抗枯耐黃、結鈴性強、纖維品質好、不卡殼、抗倒伏品種上。目前采用:18-3,150-2,297-5品種。
5.播種方式。根據美國進口迪爾5頭采棉機,需配行距是:66×10cm(平均行距是38 cm)的方式進行膜上點播。也可采用5膜20行鋪膜機播種,效果更佳。
6.化調。由于機采棉需要第一果枝自然高度不低于20-22 cm。因此第一次化調縮節胺用量應少,可按當地棉正常量的2/3左右,第二次化調可以不調或根據長勢減量。確保枝節間長度6-7 cm。打頂后畝用量10-15克。
7.打頂時間。由于機采棉8月底,9月初要噴脫葉劑,一般打脫葉劑要**后一個棉鈴的日齡在45天以上。因此,機采棉必須遵照“枝到不等時”的原則,在留夠7臺果枝時,堅決打頂。打頂越早,中下部果枝座鈴率越高,頂部棉鈴的齡期越長。棉花纖維成熟越好,吐絮越暢,采凈率越高。棉花植株高度控制在70-80 cm。
8.停水時間。要突出一個“早”字。8月下旬,**晚8月底以前一定要停水,以免采收時陷車。
9.打脫葉催熟劑時間。脫葉劑的噴施必須在采收前18-25天進行噴,脫葉劑**佳溫度18-20℃。一般9月初,**晚不超過9月5日,根據以往的經驗教訓,必須也要突出“早”字。
10.采收時間。噴施脫葉劑18-20天(氣溫要高),脫葉率達到90%以上采摘**佳。
11.機采棉的作業效率。美國進口迪爾自走式五行型采棉機每小時可收30畝,8小時可收240畝。但由于多種因素,承包面積小,地塊不整齊,運棉車跟不上等情況,一般正常8小時只能收150畝左右,相當于750人(60公斤)一天的拾花量。
12.機采棉的工作配合準備要求。清除田間雜草。對地邊地角機械采收不到,但又必須通過的地段,進行人工采收,地頭要求人工采收15米為宜,便于機車轉彎。搞好田間進車道路,平好埂子、毛渠,做好壓膜、淺埋滴灌毛管等工作。(農八師一五○團 王景達)
發表于 @ 2008年08月26日 11:24:00 |點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