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現在的位置:農機通首頁>>農機博客>>王超安>>產業研究>>
來源:現代化農業 作者: 王鳳海,王俊海,趙艷彪
1 對墾區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認識
社會主義新農村內涵是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這五個目標充分說明,墾區要建設的新農村是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黨的建設協調推進的新農村,是農村“三個文明”共同發展的新農村,是富裕、民主、文明、和諧的新農村。
2 農機化是新農村建設的重點
正確認識農機在墾區農業生產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將農機化當成新農村建設的重點。從農機的地位作用看,新農村建設是把生產發展作為先決條件的,生產的發展靠什么,靠生產關系與生產力的相互作用。墾區50多年的歷史實踐證明,墾區開發建設史就是一部農機化發展史。以種植業為主的農業生產目前在墾區經濟發展中占有主導地位,作為種植業生產載體的農業機械,是構成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現代農業的重要物質技術基礎。如黑龍江省農墾總局九三分局2005年與1998年同比播種時間縮短7d左右,收獲時間減少15d左右。這些成績的取得都證明了農機化是種植業生產以及結構調整的強大技術支撐。是農業現代化的前提。農業機械化是農村和墾區先進生產力的代表,是農業現代化的重要內容和標志,沒有農業機械化
就不可能有農業的現代化,沒有農業現代化就沒有墾區建設新農村的物質基礎。而且無論是從提高自家的生產效率,還是通過發展農機服務發家致富;以機器代替人耕種,讓農民享受“體面耕種”、輕松勞動的現代文明成果,對鄉風文明、村容整潔均有所貢獻。從管理的角度說,機械化作業的規范性、規律性對生產的發展也是有利的。所以農業機械化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中是引擎,是主導因素,起著基礎性、主導性、決定性的巨大作用,不可取代。換句話,沒有農機化就沒有新農村建設。因此,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農業機械化是必由之路,農機必須要先行。
3 當前墾區主要工作
3.1 領導重視是前提
墾區的各級領導必須從我們的農機化水平已經走在全國農機化前沿的沾沾自喜中解脫出來,進一步解放思想觀念。一是早日認識到小四輪拖拉機(功率小、班效低、耕地淺、打不破犁底層)是機械化,但不代表先進的生產力。二是要加大農業機械整體的更新力度,為先進的進口拖拉機配齊配全與其相匹配的農具,使墾區的農機設備從低性能向高性能轉變,從拖拉機只能拖拉向拖、推、裝、舉多功能轉變,從單一作業項目向復式作業轉變,從單純的小麥、大豆生產機具向蕓豆、甜菜、亞麻等經濟作物生產機具轉變,從重田間輕場院、重麥豆輕養殖的農機發展思路中解脫出來,全面推進農機裝備結構的調整力度,全面提高農機裝備水平。要進一步加強對農業機械的管理力度,加強農機基礎設施建設;要加大農機田間作業標準化管理力度,實行工程化設計、工廠化管理、標準化施工、農機作業成本逆控,對于現有的大型農業機械要保證工作量,突破耕地承包規模的限制,給足優惠政策,**大效率地發揮農機設備的功能和作用。
3.2 培訓先行是關鍵
要治貧先治愚,現代的農機裝備和高素質的農機工人是農業生產的主力軍,是“興機富民”的首要任務。機械技術狀態的好壞、機械操作水平和作業組織化水平的高低全部掌握在機手和農機駕駛員的身上,只有農民的認識和技術素質提高了,農機化才能發展,農民才能從土地里解放出來,實現勞動力轉移,發展服務業等勞動密集型產業。
3.3 選用機械是基礎
精良的農機設備不等于良好的農機化作業水平,所以在墾區選用74kW以上的大型拖拉機牽引配套農具進行田間復式作業,耕耘真正達到寬幅、高效、“深、平、透”,并且農機具以進地次數**少、搶農時和可以進行保護性耕作為好;播種機械作業精度達到播量一致、米間落粒均勻、壟向筆直、播深一致;噴藥機械作業達到壓力均勻、噴灑均勻、霧滴達設計要求;大型收獲機在收獲的同時可以進行秸稈粉碎、拋撒的基本要求;在墾區盡量減少小四輪拖拉機充斥旱作農業田間的現象。全面提高農機田間作業標準化水平,使農機化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中發揮應有的作用。
3.4 基礎建設是保障
俗稱三庫一場的農具場是國有、集體、個體資產的集聚地,是廣大有機戶利益所在地,是展示墾區三個文明的重要場所之一;農具場建設是墾區農業經濟持續發展的根本保證之一,是墾區新農村的重要標志之一。生活寬裕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經濟指標,而作為有機戶私有財產象征的農機設備正是墾區農機工人生活寬裕的有力證明。所以農場各級領導都應該將農具場建設管理作為農機工作的重中之重,將三庫一場為主體的農具場建成新農村建設的亮點之一,作為墾區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點來抓。一是改造危房;二是建設與現代農機設備相匹配的庫房等配套設施;三是將對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有利的、不同產權形式的農業機械集中到農具場統一停放管理。
3.5 機制創新有活力
因為土地的所有權是國家的,經營使用權是農民的,所以種植戶可以以土地入股、以機械入股,實行農機設備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合伙、個人獨資等農機投入多元化,提高農機化水平。另外,農場的農業機械可以到農機化水平較低的農村跨區作業,或與農村合資組建農機合作社,提高農機設備的利用率,盤活閑置的農業機械,促進區域經濟和農機化的發展。
3.6 服務體系是橋梁
發展農機化事業不可缺少的環節是健全的農機化服務體系,如農機零配件、油料等農機物資的供應、農業機械的修理、農機跨區作業的聯系溝通等都需要有專業戶和中介組織來完成。建議在農場盡快成立農機協會,完善供管修服務體系的建設。
2007、3
發表于 @ 2008年07月09日 19:03:00 |點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