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現在的位置:農機通首頁>>農機博客>>王超安>>產業研究>>
推薦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自主創新是第一競爭力。要實現我國農業機械化持續、健康、快速發展,必須按照中央關于建設創新型國家的要求,加快農機化科學技術創新和機制創新,著力提升農業機械化科技基礎創新、集成技術創新及應用轉化能力,加大農機化科技推廣力度,使科技向產業聚集,技術向產品聚焦,不斷提高農業機械化發展的科技含量。
1.“十五”發展成就
國家及地方有關部門加大了對農業機械化關鍵性技術和裝備研制開發的扶持,“十五”期間用于農機化重大科研項目開發的經費達2 800萬元,是“九五”時期的5.6倍,推動了農機化部分“瓶頸”問題的解決。水稻種植和收獲兩個關鍵環節的農機化技術和裝備制造取得突破性進展,高性能的水稻聯合收割機快速增長,低成本、標準化的水稻育秧技術開始示范推廣,機插秧高產栽培技術體系進一步完善。保護性耕作技術模式和配套機具研發都取得了很大進展。國家級保護性耕作示范縣達到100個,示范面積由原來的22.4萬hm2擴大到57.7萬hm2。山東、河北等省玉米機收試點深受農民歡迎。大豆、棉花、甘蔗、油菜、馬鈴薯、牧草生產機械化技術的試驗示范取得新進展。農機標準化作業程度明顯提高,集收獲、耕整、播種于一體的機械化復式作業應用范圍擴大,農業搶收搶種能力進一步增強。農機化技術推廣手段不斷完善,一大批科技含量高、適應性強、性能穩定可靠的農機化新技術、新機具得到大面積推廣應用。
2.存在問題
(1)投入嚴重不足,制約了科研開發和技術推廣水平的提高。長期以來,由于國家財力、體制和重視程度等的原因,政府對農機化科研開發特別是對共性技術、關鍵技術的研發投入和支持力度遠不能滿足農業發展的需要。而絕大多數農機企業受限于微薄的盈利水平,研發投入短缺,創新動力不足。
(2)農機化科技的發展不能適應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的需要,滯后于農業技術的發展,與農藝相互協調問題突出。隨著農村經濟結構調整,為農業機械化的發展開辟了廣闊的空間,市場對新型農業機械的需求熱點不斷涌現。但由于我國農機行業技術儲備不足,開發能力薄弱,而且長期以來,強調經濟因素對市場的制約多,發揮技術突破對市場的引導、培育和推進作用少,過多強調土地和勞動密集對解決農業勞動力的作用,不注重勞動密集與技術密集組合技術的發展及其對市場的引導、培育和對農業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再加上有些生產企業對市場供求情況研究重視不夠,反應不快,**終造成結構調整迫切需要的高技術含量的農業裝備產品嚴重短缺,規模化和產業化經營必需的大中型農業裝備及城鎮化建設急需的農村工程裝備產品空缺,而技術落后的傳統產品和低水平重復生產的中小型大宗農業裝備產品供過于求,嚴重滯銷。另一方面,我國農業正加快向現代農業轉變,生物技術、基因技術和信息技術開始應用于農業科研生產領域,相比之下,農機化科技的發展卻嚴重滯后,無法滿足現階段農業生產的需要。此外,我國農機產品的適應性、可靠性和兼容性較差,還不能滿足我國農藝多樣性、多變性和地區間差異性的需要,與農藝相互協調問題突出。
(3)基礎理論研究薄弱,自主創新能力差,原創性技術匱乏。由于我國農機行業幾十年來一直采用技術引進跟蹤模仿創新的發展模式,必然造成重要的產品和工藝技術來源主要依靠從國外引進的狀況,缺少對各類產品技術的應用機理、設計理論的研究,試驗數據極度匱乏,難以掌握產品的核心技術,缺乏自主創新能力。由于長期重引進輕消化吸收,片面追求技術的先進性和規模化,致使農機行業陷入了“引進→落后→再引進”的惡性循環,形成了對國外技術的強烈依賴性,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原創性技術極度缺乏。行業內廠點多,規模小,生產效率和經濟效益低。只重眼前利益,漠視長遠發展,**常用的手段就是不顧知識產權,照抄別人的熱門成熟產品。
(4)應用基礎研究不足,對資源節約與環保重視不夠。應用基礎研究往往需要大量的資源投入,風險極大,加之國家財力有限,部分人片面認為農業機械就是“傻、大、黑、粗”,沒多少科技含量,從而對農業機械技術上的復雜性和研發上的多學科交叉性缺乏足夠認識,國內農業機械產業規模小、實力弱,致使我國農業機械的應用基礎研究缺乏長期穩定支持。我國雖已逐步采用小缸徑多缸農用柴油機替代能耗高的單缸機,并推廣直噴技術,但整體油耗仍很高,達250g/(kW?h),比國際水平高15%;拖拉機、農用汽車的排放問題尚未列入議事日程;干燥機械等農用燃油裝備能耗高,工作不穩定;缺乏經濟實用的節水灌溉裝備,節水效果與投資代價不匹配。
(5)產品設計制造水平低。試驗設施不健全,設計手段落后,產品開發周期過長。農業機械面對的是有生命和生物活性的作業對象,加之田間復雜多變的工作狀況,同時又受到季節性農時的制約。由于國內不具備室內模擬實驗條件,相關產品的“開發→生產→投產”周期一般在5~8年,尤其是田間耕種機械、收獲機械表現得更為突出。農業機械制造業技術落后,社會化專業生產水平低,技術組裝配套能力弱。
(6)人才匱乏,行業教育工作面臨危機,創新后勁不足,嚴重影響可持續發展。由于多方面原因,農機行業長期投入不足,發展乏力,效益偏低,再加上受社會上一些偏見的影響,從業人員待遇偏低,行業地位與其對農業和國民經濟的貢獻極不相稱。以上原因,使得該行業不僅難以吸引大量優秀人才,而且現有人才特別是技術人才流失也很嚴重。以培養中高級科研技術人員和經營管理人員為目標的高等教育,面臨嚴重困境,許多高校開設的農機類專業紛紛“關、停、并、轉”,行業發展急需的高級專門人才廟斷檔的危險;各地各級農機研究單位受經費不足、人才流失等因素的制約,也難以發揮更大作用。由此導致行業研發后勁不足,嚴重制約了農機化科技的可持續發展。
3.發展建議
(1)積極推進農業機械化科技自主創新體系建設,提高科技創新、技術儲備和成果轉化能力。農機化科技發展,要堅持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大力提高原始創新能力、集成創新能力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在農機行業國家科技攻關計劃項目研究工作的基礎上,爭取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對農業機械應用基礎性研究的支持,改變長期以來農機行業原創技術缺乏、產品創新能力不足、裝備技術落后于農業生產發展的被動局面。促進農機產品先進性、實用性、經濟性的有機結合,加強農業機械化關鍵技術的系統集成與配套。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加強機制創新,逐步建立起政府支持,市場引導,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綜合研發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產學研結合,推廣機構、企業、農民等各方面力量廣泛參與,分工協作的技術創新體系,形成“開放、流動、競爭、協作”的運行機制。實施農業機械化科技自主創新能力建設行動,增強農機化科技發展的實力和后勁。加強農機化技術應用基礎理論研究、高新技術研究和科技成果產業化,集中力量進行農機化重大關鍵技術科研攻關,解決農機化發展的技術瓶頸問題和農機化科研開發總體滯后、不能滿足農業結構調整需求等問題。組建國家級農業機械化研發重點試驗室和研發中心,培育扶持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農機化高新技術研發群體,迅速提升我國農機化高新技術研發能力和水平。
(2)加大高新技術應用力度,發展先進的農業機械制造業。堅持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廣泛應用高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農業機械制造業,形成更多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知名品牌,發揮農機制造業對農機化發展的重要支撐作用。進行農業機械的數字化與智能化設計和主動可靠性技術研究,優化、提升農業機械研究、設計和試驗能力和水平,提高農業機械的安全性與可靠性,縮短設計和制造周期。結合專用制造技術裝備研究和使用,引入柔性制造、智能數控等先進加工裝備和敏捷制造、智能制造、網絡制造等先進制造管理系統以及精密成型、金屬材料動態模擬熱成型等先進制造工藝技術,全面提高農業機械制造業加工制造能力和裝備水平,全面、及時、高質量地滿足農業生產對農業機械的特殊需求。積極開發和推廣資源節約、替代和循環利用技術,加快企業節能降耗的技術改造,對消耗高、污染重、技術落后的工藝和產品實施強制性淘汰制度。開展農機產品節能降耗行動。
(3)開展國際交流與技術合作,實現農業機械化技術跨越式發展。對大中型農業機械化高新技術實施“引進來”戰略,廣開思路,拓寬渠道,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接納國際農業機械制造業轉移,實現我國農機化技術跨越式發展,為解決農機化發展中的重大關鍵技術問題創造有利條件。通過積極引進、消化和吸收國外先進設計技術、制造技術,促進農機化科技創新,提升我國農機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對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中小型農機產品,積極引導扶持,實施“走出去”戰略,鼓勵企業參與國際競爭,在競爭中發展壯大。
(4)加大農機化科技人才隊伍建設力度,增強農機化科技發展后勁。切實樹立“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的觀念,加強農機化科技人才隊伍建設。推動農機化高等教育建設和發展確保為農機化科技的可持續發展并源源不斷地輸送高級專門人才。加大對人力資源開發工作的投入,充分發揮農機科研院所作為農機化科技高級人才培養“大熔爐”的作用,加大對農機化科研開發“專家型人才”的培養力度,切實提高高層次專門人才的待遇,創造招人、選人、聘人、用人、留人的好機制和好環境。加強各地農機化學校建設,培養高素質職業人才。鼓勵大專院校、企業單位、社會團體等開展各項農機化技術示范和推廣服務工作。
發表于 @ 2008年07月08日 10:13:00 |點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