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現在的位置:農機通首頁>>農機博客>>羅曉>>市場觀潮>>
(推薦)
時風:專注服務9億農民
作者:邢云飛 專刊新聞來源:華夏時報 :2008-7-26
2008年春節前夕,在時風集團年度總結會議上,一款轎車吸引了記者的注意,按照時風的發展規劃,生產轎車應該是幾年后的事情,為何時風集團會突然加快進程?然而出人意料的是,這款并不是什么汽車,而是一款以電池為動力的電動轎車,更重要的是,這款電動轎車延續了時風一直以來的定位,仍然是為中國廣大的鄉鎮消費者打造的一款新產品。
30年成就機械制造集團
時風集團的前身是只有19人的高唐縣城關修配社,改革開放不久,高唐縣城關修配社便更名成立了高唐縣工具廠,主要生產鋼鋸架。到1984年開始生產三輪農用車,當時職工不足200人。經過近10年的發展,高唐縣工具廠通過兼并、租賃、劃并等方式,先后進行十余次資產重組,實現了規模化生產。到1993年5月18日時風集團成立之時,時風的干部職工達到了1000余人,總資產4000余萬元。
從此以后,初具規模的時風集團便加快了發展的速度。1994年聯合縣拖拉機站,購買了燃料公司儲貨場;1995年兼并了縣紡織機械廠;1996年5月,投資1.5億元建成占地217畝的總裝廠;1998年7月,投資3.5億元建成占地486畝的時風工業園;1999年底組建山東時風(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000年投資5億元建設了占地700畝的汽車廠;2002年投資2.1億元建成了時風熱電中心;2003年組建時風巨興輪胎有限公司,規劃建設了輪胎公司第一工廠;2005年建設輪胎公司第二工廠;2006年組建時風聊城農業裝備有限公司。時風集團的不斷發展壯大,創出了獨特的“自我積累資本”之路,實現了低成本擴張。
截至2007年,時風集團總資產達到了60億元,比1993年增長150倍,增長59.6億元;農用汽車產量為112萬輛,比1993年增長69倍,增長110.4萬輛;主營業務收入為168.3億元,比1993年增長210倍,增長167.5億元;利稅8.2億元,比1993年增長410倍,增長8.18億元。如果按照利潤計算,在1993年到2007年的時間里, 時風集團相當于又創造了1085個“時風”。
根據2007年的統計數據,時風集團品牌價值超過100億元。時居世界機械500強第440位、中國**大500家企業第221位、中國機械500強第32位、中國大企業競爭力500強第10位、連續2年居全國大中型工業企業自主創新能力行業十強第一位。
專心為三農
目前的時風集團已經形成了集運輸、機械制造、熱電、輪胎及農業設備制造為一體的產業矩陣,在這個平臺上充分實現企業資源共享、市場共享、管理共享和信息共享。在時風集團的總部,緊緊圍繞運輸機械、熱電和輪胎產業建設的四大產業工業園相互呼應,通過對產業鏈的完善,降低了經營風險,各個產業發展齊頭并進,呈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
值得注意的是,在各個產業齊頭發展的過程中,時風集團緊緊圍繞了“服務三農”這個中心。從**初的農業運輸設備到農機裝備、輕卡汽車。時風集團實現了與中國三農事業的同步發展。尤其是在時風的三輪農用車,成為了幫助8億農民致富的重要裝備。
目前時風集團在全國與1500多家營銷單位和2000多家供配企業形成了合作關系,通過強大的網絡覆蓋,時風集團實現了“買全國、賣全國”網絡。
在成為行業的領**者之后,時風集團還加大了對科研的投入。其中僅時風中央研究院就設有13個研究所,專業技術人員1500余人,科技成果和專利技術1000多項,用時風集團總經理劉成強的話說:“農民富起來了,自然而然就有了更高的要求,我們只有不斷地創新才能夠不斷地服務好三農。”
現在的時風集團已經不僅僅是一家農機設備制造商,隨著中國農村市場的發展,時風集團也啟動了自己的產業升級戰略。輕卡汽車、電動轎車等符合當前農村發展的產品不斷地從時風下線,這些產品將同曾經的“時風大三輪”一樣,改變中國9億農民的生活。
發表于 @ 2008年07月25日 23:56:00 |點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