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現在的位置:農機通首頁>>農機博客>>羅曉>>大家論壇>>
(推薦)
豐收后農民緣何不愿賣糧?
作者:周相吉 楊玉華 來源:經濟參考報 時間: 2008-07-18
記者日前在安徽沿淮一些農村采訪時發現,今年村民種植的小麥大多增產,喜獲豐收,然而村民們惜售心態明顯。許多農民表示,雖然目前市場行情和國家收購價都還不錯,但遠未達到村民的“理想價”。
小麥豐收農民惜售
在安徽省淮南市的產糧區——大通區孔店鄉,記者發現鄉里遍布大大小小的糧食收購店,可這些糧食收購店卻顯得十分冷清。正值小麥大收之后,前來賣小麥的村民寥寥無幾。當地一家糧食收購店的老板朱長艷這樣告訴記者:“現在我們一個星期都收不到糧食,去年一天就可以收10來萬斤小麥,今年到現在為止還沒收到1000斤小麥!農民們都不愿意賣糧食!”朱長艷說,她從事糧食收購已經五年了,像今年的這種情況,她還很少遇到。
根據調查,當地村民大多種植混麥,沿淮淮南一帶所產混麥在6月底左右市場價大概為7角4分一市斤,這低于國家所規定的各大國有糧站的**低收購價。
6月底,在當地的大通區孔店糧站里,記者見到糧站墻壁上公告的國家糧食收購政策:混麥7角6分一市斤,上等白麥8角1分一市斤。根據政策,當小麥的市場價低于國家**低收購價時,國家即啟動托市收購政策。然而在這家國有糧站里面,記者見到來賣小麥的村民也同樣寥寥無幾。糧站經理陳金中透露,糧站4000噸的剩余倉容如今還沒有收到1000噸小麥。僅有的一些前來賣小麥的村民告訴記者,不是特殊原因他們也不會把小麥賣掉。
在孔店糧站里,淮南市大通區孔店鄉洪圩村的村民王慶豪告訴記者,他家的小麥不賣不行了,夏種要買柴油,很需要錢。他說,今年的小麥收成比歷年都要好,五畝多地,就收了6000多斤的上等小麥,但是把這些小麥給賣掉,王慶豪還是覺得可惜,所以他也只賣掉了一部分。
農資漲價、糧市看好是主因
據了解,除了沿淮部分地區農民惜售小麥外,在皖東的糧食主產區滁州一帶也不同程度存在惜售現象。
經過記者調查,部分地區存在農民惜售現象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是農資成本漲得太快,二是糧食市場行情看好。家住淮南市大通區孔店鄉新街村的村民鄭義才告訴記者,種植一畝小麥所需的農藥、化肥、種子、水、收割等費用至少在500元左右,按照每畝平均產小麥1000斤計算,每斤按照當地行情7角6分計算,全年每畝小麥也只能收獲760元,純利潤只有260元左右,這還不包括村民們自身勞力、人工的投入。
安徽省鳳臺縣農委規劃辦主任朱榮興認為,**近幾年農藥、化肥等農業生產資料大幅度上漲,上漲的幅度有的達到50%,有的超過了一倍,嚴重挫傷了農民種糧的積極性,國家給農民的優惠政策被農資上漲抵消了不少,“群眾意見比較大,希望國家能采取一定的措施來控制物價特別是農資價格的過快上漲,保護農民種糧積極性?!?/p>
此外,當地村民也告訴記者,在剛收割小麥的那幾天,小麥的市場價才6角6分一市斤,可過了幾天,小麥的市場價就漲到了7角4分一市斤,國有糧站則開出了更高的價錢,對大多數村民來說,他們認為糧食價格肯定還要漲。
村民們表示,目前種植小麥也只能保障生活而已。有部分村民認為,混麥價格在每斤8角到9角之間比較合適;而部分基層國有糧站的負責人則對目前節節攀升的小麥價格表示憂慮,一旦市場價超過國家**低收購價,基層糧站也就無法再進行糧食收購。
惜售只是短期行為并未影響糧食收購和市場價格
針對部分地區出現的農民“惜售”心理,安徽省糧食局調控處處長許維彬認為,由于今年前期糧價出現漲幅波動,加之柴油、化肥等農資價格上漲,導致今年農民對小麥惜售。他認為,在目前農民收入多元化的情況下,一些不等錢用的農民會在新麥收上來后“待價而沽”。不過,由于今年加工企業對后市的“看漲”心理并不強烈,沒有積極入市“收糧”,因此整個小麥市場呈現供求平衡有余的狀況,小麥價格和收購并未受到影響。
來自安徽省糧食局的統計顯示,今年安徽全省糧食收購進度雖受陰雨天氣影響,但卻較往年進度加快。截至6月25日,全省糧食收儲企業共收購糧食200萬噸,較上年同期增加33萬噸。
許維彬分析,目前部分地區出現的農民“惜售”心理只是短期行為,隨著收購時間的推移,新糧供需平衡有余,價格上行空間有限,加之天氣轉熱,小麥保管損耗加大,蟲害增多,農民在算算相關的收支成本和保管風險后,就會擇機出手,不會一味盲目囤糧,惜售現象也將隨之減少。
發表于 @ 2008年07月25日 18:06:00 |點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