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現在的位置:農機通首頁>>農機博客>>羅曉>>企業產品>>
(推薦)
開發小型護路設備促進山區公路養護機械化
公路養護機械化是從上個世紀70年代開始提出的,時至今日,機械化程度已經有了質的飛躍。從碎石、拌和、運輸到攤鋪、碾壓;從灑水、割草到劃線,基本都實現了機械化操作。但是,也應當看到,由于地理環境、公路等級、技術水平、管理素質、設備質量等的差異,各地的養護機械化水平也是千差萬別,特別是山區公路養護機械化的水平明顯偏低。
那么,山區養護機械化究竟存在哪些問題?如何加快其養護機械化的步伐?
四大制約因素
首先是地理環境的制約。在山區,由于地理環境的影響,養護機械的消耗比較大,故障率高,而山區一般離養護機械廠家較遠,不論更換或是維修都顯得有些力不從心。另外,機械設備功能單一、不實用,也影響了機械效能的發揮。
其次是投資導向的制約。山區公路多是低等級路段,其資金投入比較低。在許多山區縣段,發放工人工資及少量材料費、人工費以后,資金已經是捉襟見肘,連機械設備的基本維護保養都難以為繼,就更談不上設備的更新與添置。顯而易見,養護機械設備過少且落后,是制約山區公路發展的又一個瓶頸。
第三是技能低下的制約。山區養護機械設備的使用,只要把機器發動起來,能夠操作,也就是“師傅”了。能持證上崗或是按操作規章正確使用機械設備的,可以說是寥寥無幾。在工地上,柴油機在粉塵籠罩下使用幾個月,其空氣濾清器卻從未清洗過的情況,在山區是司空見慣的。由于操作技能低下,保養維護更顯欠缺,其結果就是加速了設備的損壞,降低了機械效率,縮短了使用壽命。
第四是管理的制約。如今的公路養護,各地大都成立了養護公司,獨立運作。提高良好路率和通行能力成了養護公司的首要任務,而對機械的管理似乎是顯得力不從心。有些地方甚至出現了寧愿使用人力,而不用設備的現象,讓一些機械設備“束之高閣”。缺少專業技術管理人員則使機械設備不能有效地運作和靈活調配,從而造成機械效率低下。
急需小巧靈活的養護機械
有關專家分析認為,隨著國家對農村公里投資的不斷加大,在未來幾年,一些質量可靠、經久耐用、節能降耗的小型設備將受到青睞。
養護機械應當實行統一的招投標,從眾多的商家里選擇信譽質量較好的產品,不僅能夠降低成本,而且還能保證機械設備的通用和互換性。對于山區來說,急需的就是那些小巧、靈活、實用的養護機械,既具有環保功能,且能一機多用。比如小型多功能挖掘機,它既能挖,又能鏟、刨、推、裝。
總之,要循序漸進,在運料、拌和、壓實、挖補和攤鋪等主要工序實現機械化的前提下,再逐步提高路面清掃、路肩清理、公路綠化和搶險救護的機械化水平。
鑒于目前資金緊張的現狀,可以采取多渠道的籌資方式籌集資金。職工入股集資,或引進民間資本購置設備都不失為一種好的方法。
養護機械設備也要實行召回制
如今汽車行業已經實行召回制度,而養護機械目前還沒有這方面的相關法規或制度。因此,實行召回也是大勢所趨。
正是近年來的公路建設熱,才成就了筑機業的蓬勃發展。同時,公路的需求,養護機械的多樣化,也給筑機業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增強技術創新能力,加快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形成自己的高精尖產品,也是筑機業適應市場的生存需要。至于保證產品質量更是其義不容辭的職責。再說,買方市場畢竟是公路部門,在招投標中,迫使筑機廠家對自己的產品負責,實行召回制。
這對提高養護技術的科技含量及筑養路機械的產品質量,確保養護機械設備的經久耐用,加速山區公路養護機械化將會起到極大地促進作用。
——摘自《中國工業報》
發表于 @ 2008年06月30日 10:00:00 |點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