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現在的位置:農機通首頁>>農機博客>>紅興隆北雁現代化農機>>北大荒之最櫥窗>>
1947年夏季,東北行政委員會決定辦一個公營機械農場。派1945年入黨,先后擔任遼北軍區司令部作訓科長,肇東縣縣長、遼寧和牡丹江省建設科科長的周光亞負責農場的籌建工作。
籌建農場時,周光亞惟一到手的是上級撥給的150萬元(偽滿綿羊票)。他帶領人馬來到通北,大地已是白雪茫茫。他們便在日偽開拓團訓練學校的遺址里暫時住下來。殘破的房框,沒在房蓋,他們割了幾捆小葉樟塞在窗框里,頂棚搭上些樹枝,鋪上枯草,就算安家了。室內冷風嗖嗖,寒氣逼人,四處透風,他們風趣地稱為“五風樓”。夜間沒敢脫衣睡覺,都穿棉鞋戴棉帽,縮成一團。周光亞從廢墟上撿些磚頭回來,用火燒熱,并排鋪在地上,像睡熱炕一樣。一天晚上,小通訊員從老鄉家抱了只小羊羔回來摟著睡。
這年12月6日,周光亞用在老鄉家找到的一塊木板,工工整整地寫下了“東北政委會通北機械農場”幾個字,把場牌掛在“五風樓”破房框的門口。
第二年開春,有人發現在轱轆河橋下有一臺日本開拓團逃跑時丟棄的“火犁”凍在河床里。節氣不等人。周光亞帶頭,小伙子們一個個脫掉棉衣,下橋圍著“火犁”刨起凍土來。春寒料哨,河床土層,上化下凍。站在泥水里,刨土使不上勁,又不能碰壞這嬌貴的鐵疙瘩。一個個刨得滿身大汗,下身又索索發顫。周光亞事先帶來了白酒,橋邊攏上火堆,每人輪流喝上一口,刨上一氣就上來暖暖身子。日頭偏西,總算把這臺洋“火犁”請上了岸。接著又用大車拽著鐵疙瘩,利用雪道的滑力,雙拽又拉地把它拉回了場部。這就是當年通北機械農場的第**臺拖拉機。
后來,周光亞又派人四處偵察,在荒地、廢墟里搜集了四臺“火犁”。它們的洋名叫“福特”、“法爾毛”、“小松”、“卡特比諾”,周光亞叫它們“萬國牌”。之后,農場又從蘇聯進口了12臺納齊牌拖拉機。由于沒經驗,訂貨時沒訂農機具。他們只好組織人力搜集日偽丟棄的農機具和零件,駕起小烘爐,自己鑄造。這年,通北機械農場迎來了第一個金色的秋天,全場干部、職工在荒原上實現了當年開荒當年播種當年見效益的奇跡。
這一批公營農場的建立,除了獲得糧食,鍛煉了隊伍,摸索了經驗之外,還獲得了民心。
墾區第一國營農場誕生
1947年6月,松江省政府響應黨中央的號召,決定在尚志縣一面坡創建省營第一農場。派從延安來到松江省建設廳工作的李在人為場長,派地下黨組織介紹的從北平大學農學院畢業的建設廳干部劉岑為第一農場副場長。
這兩位大學生“場長”走馬上任。松江省政府只給他倆配了一名畜牧技師,一名辦公室主任,兩名通訊員和一名木工,撥給兩臺燒木炭的汽車。李在人和高岑在哈爾濱招收了11名不同工種的技術工作,在一個白俄開設的小工廠里買了十多件農機具,又從外縣調來日本開拓團遺留下來的三臺舊火犁,從阿城糖廠買了11匹役馬、三臺膠皮車;加上兩臺燒木炭的汽車。這就是創建農場的全部家當。
1947年6月,這支由18人組成的隊伍,從哈爾濱出發,來到珠河縣(今為尚志縣)一面坡,又從當地招收14名農業工人。場址選在一面坡15公里的東太平溝建點。6月13日,宣告農場正式成立。8月12日,松江省營第一農場開犁了。機車一下就拽4副大犁,一開犁,齊刷刷的四條壟躺在身后。在劉岑指揮下,兩臺車完成了4坰地的開荒任務。這一年,劉岑和拖拉機手們一身泥、一身汗,共開出了1300多畝地。
當年,農場干部和工人實行“供給制”,不掙工工資。每年發一套粗布衣褲、二套襯衣、一套棉衣,再就是發幾塊肥皂、幾條毛巾。根據職務、級別,每月發津貼費200-1000元東北地方流通券,折合人民幣2-10元。戰爭還在進行中,只能勒緊腰帶過日子。吃的是高粱米、窩窩頭、鹽水煮黃豆,白菜粉條湯……穿的是粗布衣裳烏拉鞋,睡的是四面透風的馬架子,屋里陰冷潮濕,用原木桿搭成的地鋪時不時會長出嫩綠的枝芽。
李在人和劉岑跟工人們同吃、同住、同勞動。這兩位當過兵的場長用部隊的一套來管理農場:早出操、晚點名,出工收工整隊前進,歌聲來,歌聲去,好像一支生龍活虎的戰斗隊,活躍在北大荒的蘆草叢中。
發表于 @ 2008年06月03日 15:59:00 |點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