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現在的位置:農機通首頁>>農機博客>>紅興隆北雁現代化農機>>北大荒志>>
第二節 進口蘇聯等國機具 | ||
創建后期,日偽舊機具漸趨淘汰,開始進口以蘇式機具為主的新機具。 1948年5月,東北人民政府農業部進口蘇聯的斯特茲—納齊拖拉機(以煤油作燃料)100臺,分配黑龍江地區80余臺。 1949年,第二批進口蘇聯C—80拖拉機14臺,納齊拖拉機80臺和C—6、C—4聯合收割機14臺,犁、耙、播種機等農具355臺。當時煤油供應緊張,納齊拖拉機又占多數,有的農場用汽油、柴油加酒精混合使用。納齊拖拉機起動特別費力,機車性能不完全適應當地的耕作條件,加之駕駛人員技術水平不高,使用中故障多,勞動強度大。“搖納齊、研大瓦、掏滾筒、摳大犁”被稱作“四大累”。當時,機具不配套,通北、鶴山、八一五農場的29個生產隊,只有130臺五鏵犁、63臺播種機、21臺鎮壓器、19臺中耕機,沒有進口的圓盤耙,后來由哈爾濱設計制造了112臺,以應急需。因只有8臺聯接器,許多機車只能單車單掛滿地跑,浪費大。 1952年,首次引進蘇聯德特—54拖拉機,是柴油發動機,動力性能和經濟性能均較好。 1955年,友誼農場接收蘇聯政府贈送的配套農機具:計拖拉機94臺,谷物聯合收割機100臺,耕耘拖拉機4臺,犁128臺,播種機120臺,耙1600臺,耕耘機和粗耕機100臺,凈谷機16臺,割草機16臺,分別裝備12個生產隊,擔負30萬畝耕地任務。每標準臺拖拉機擔負1500畝 耕地,聯合收割機每臺為3000畝。 1956年,鐵道兵農墾局從美國卡特彼勒公司進口D—4和D—7大型履帶式拖拉機。1957年從西德進口漢諾瑪克K—55,K—90,K—95履帶式拖拉機,法國的大陸CD—7等鏈軌拖拉機。從蘇聯和東歐社會主義國家進口了一批,如蘇聯高地隙履帶拖拉機克德勃—35,中型輪式拖拉機MT3—5,匈牙利的DT—413拖拉機,ACD—330和ACD—400聯合收割機,東德的KS—07,KS—30,捷克的ZT—25、ZT一35輪式拖拉機,波蘭的瑪珠爾D—35和羅馬尼亞的尤特茲。此外,還有日本的久保田手扶拖拉機。 1959年,農墾部從美國進口2套福克森配套的農機具,其中的一套分配給八五○農場,雖是中小型,但對國產播種施肥機的制造,起到了系列化、懸掛化、自動化樣機的作用。 到50年代末,黑龍江墾區的拖拉機全是進口的,來自11個國家的31種型號。數量達到3149臺,其中履帶拖拉機2541臺,輪式拖拉機608臺。此外,擁有聯合收割機1383臺,機引農具13689臺。平均每臺履帶車有5.4臺農具。 由于大開荒引起機車磨損,加上使用管理不善等原因,機車破損嚴重。1961年省農墾廳共有拖拉機932混合臺,機車完好率只有48%,半停車的占22.8%,常年停車的占29.2%,機車出勤率降到46%。牡丹江農墾局1962年擁有拖拉機1642混合臺,需要報廢的有365臺,占22%;在留用的1119混合臺中,能經常干活的只有400多臺,占36%。同年,擁有聯合收割機354臺,在麥收期間經常出勤的只有170—200臺,**高的一天是239臺,也只占67.5%。 農機情況的惡化,使零部件更換和耗油量增加,農機具修理費用也不斷提高。復雜的機車型號和多國進口的狀況,造成了農機修理的困難,為了試制一個零配件,要從制造模具開始,使成本費用成倍增加,造成原材料的浪費。農機具的更新換代已刻不容緩。 | ||
2007-4-10 16:18:15 |
發表于 @ 2008年06月29日 14:41:00 |點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