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試標準
一、鏵式犁的調試標準
拖拉機輪距的調整:進行耕地作業時,拖拉機的輪距應與犁耕幅寬相一致。若不一致,應調整拖拉機的輪距。調整的目的是使犁耕時犁的阻力中心線基本上能與拖拉機的縱軸中心線相重合,以消除機組的偏牽引。計算輪距的方法是:拖拉機的輪距:犁的工作幅寬+1/2單鏵幅寬+1個輪胎寬度。調整方法:用千斤頂或其他工具將拖拉機支起,使后輪懸空,擰松驅動輪在驅輪軸上的定位螺釘,向里或向外移動驅動輪,使其與犁耕幅寬相適應后,再擰緊定位螺釘。
犁與拖拉機相對位置的調整:主要包括三項調整:①懸掛裝置限位鏈長度的調整。擰松拖拉機懸掛裝置限位鏈調節螺桿上的螺帽,通過改變調節螺桿的長度,使左右下拉桿對稱于拖拉機縱軸中心線,并使拉桿的左右擺動幅度在3度—5度之間。②懸掛軸左右位置的調整。通過轉動懸掛軸或調整限位螺帽位置,使前犁的犁翼與拖拉機右后輪內側線重合2厘米~2.5厘米。③懸掛軸兩端前后位置的調整。直桿懸掛軸是通過前后移動其兩端在長槽孔內的位置來進行調整;曲拐懸掛軸是通過轉動調節手柄使曲拐軸轉動,以改變兩端的相對位置來進行調整。調整的結果是使犁架縱梁與拖拉機縱軸中心線平行。
犁水平位置的調整:調節拖拉機懸掛裝置上拉桿的長度,使懸掛犁下降至地面時有2度-3度的入土角,處于規定耕深時犁架前后處于水平狀態。調好后再進行下地試耕,在試耕中根據平、正、直的要求進行補償調整。若犁架前后不平,前鏵深后鏵淺且犁踵離開溝底,應伸長上拉桿,反之應縮短上拉桿。若犁架左右不平,前鏵深后鏵淺且溝底不平,應縮短右提升臂的長度,反之應伸長右提升臂的長度。
牽引的調整:懸掛犁由于耕深等方面的原因減少了犁體數量后,而拖拉機的輪距又不能按要求調整,就會在耕地時發生偏牽引,可采取以下方法調整:按前面的方法調整好懸掛犁同拖拉機的相對位置。調節懸掛軸兩端的前后位置,使后犁鏵稍偏向未耕地。這樣調整后就使溝墻土壤對犁側面的反作用力增大,所產生的反作用力矩可使犁走直。犁架調節的偏斜程度,要根據土壤的軟硬、干濕狀況和耕深大小而定,土壤越軟、濕度越大、耕深越小,其偏斜程度越大。
耕深調節的選擇:拖拉機在進行犁耕時,有兩種調節方法可供選擇:①位置調節法。犁的工作深度由液壓懸掛機構控制,工作時犁落至所需耕深后,即將液壓操縱桿置于“中立”位置,此時犁與拖拉機成剛性連接,二者相對位置保持不變,當地面起伏時,不能保證耕深一致,且因牽引阻力的變化,會使發動機負荷不均,遇到堅硬的障礙物時,易損壞犁體,所以位置調節法只適用于地面較平整的旱田作業和水田作業。②高度調節法。工作時拖拉機液壓操縱手柄置于“浮動”位置,液壓系統只起升降犁體的作用,不起調節作用,耕深由限深輪控制。采用高度調節時,由于限深輪的仿形作用,犁體可以隨地面的高低不平相應地升高或降低。因此,在地面起伏和土壤阻力變化的情況下,能夠得到近似于不變的耕深,取得較好的作業質量。此法應用較普遍,但不適用于水田作業。
左右水平調整:將旋耕機支離地面,檢查左右兩端刀尖的離地面高度是否一致,可通過左右提升桿搖把進行調整。
前后水平調整:先將旋耕機下降到要求的耕深,改變上調節桿(中央欄桿)的長度,使中間傳動齒輪箱呈水平狀態(或使中央傳動輸出軸相平行)。
提升高度的調整:萬向節在升起時的傾斜角度不超過30度。一般刀尖只需離地面約20厘米左右即可轉彎和空行。田間作業時,應限制**高提升位置。
碎土性能的調整:一般情況下,用改變前進速度來調整碎土性能。但具有中間傳動箱的旋耕機也可通過改變刀軸轉速調整。
耕深的調整:機組與有力調節和位調節液壓系統的拖拉機配套旋耕作業時,應使用位調節,禁止使用力調節,以免損壞旋耕機。當旋耕機達到要求耕深后,應用限位螺釘將位調節手柄擋住,使每次耕深一致。
三、耙的調試標準
牽引點的調整:園盤耙作業時要低牽引,用牽引板來牽引;
牽引角度的調整:拖拉機牽引作業時,應使耙幅的中心對準拖拉機中心位置;
耙深的調整:調整園盤耙的角度。角度越大,耙地越深。反之角度越小,耙地越淺。如24片重耙,**大耙深可達20厘米;40片折翼中耙**大耙深可達14厘米;41片輕耙**大耙深可達12厘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