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二師二十四團農民日光溫室大棚協會通過兩年來生產技能和管理水平的不斷提高,運作程序的不斷規范,瓜果、蔬菜品種的不斷更新,在原有37座大棚基礎上增加到如今占地2000余畝的608座溫室大棚,同時將溫室大棚協會建設成標準化的生產基地。其中164座溫室大棚進行育苗,滿足該團4萬余畝番茄、辣椒、萬壽菊、棉花的育苗移栽需求,另100座大棚種植果樹,344座種植蔬菜。已形成品種優良化、結構合理化、生產經營規模化、產品市場營銷網絡化,病蟲害預防體系完善,并形成良好的產業化格局,已成為南北疆**大蔬菜供給基地,擁有種植、銷售、一條龍服務。2008年,該團農民日光溫室大棚協會的506名會員,年純收入平均2.4萬元以上,創歷史**好水平。
二十四團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中型團場,擁有耕地面積10萬畝,總人口1.23萬人,總戶數4004戶,職工總人數3069人。多年來形成人多地少的現狀,職工無地承包。近年來團場以科技為先導,大力推廣應用新技術,調整種植業結構,加快設施農業發展,由簡單生產向產業化經營轉變,增加農業畝產效益**大化。為增強農業生產基礎設施,提高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加大設施農業生產,大棚育苗能有效地解決鹽堿地早熟、保全苗、奪高產的目的,并變被動抗災為主動抗災。2004年該團先建37座日光溫室大棚主要用于番茄育苗。用于推廣育苗移栽技術,當時用的是和碩醬廠在和碩縣塔爾其鄉大棚基地育的種苗,當年推廣番茄育苗移栽面積100畝,番茄單產達7.5噸。由于運費高,育苗質量沒有保證。2004年該團黨委決定號召職工自己建造日光溫室大棚。各單位用職工兩用地建造日光溫室大棚40座,推廣番茄育苗移栽面積2000余畝,單產達7.5噸,相繼又在團部酒花連片區建設蔬菜日光溫室大棚90座,以種植蔬菜、瓜果、育苗為主,當年解決職工就業300人,由于大面積育苗技術應用,全團10800畝西紅柿單產達7噸,育苗移栽西紅柿平均8噸,直播西紅柿單產僅有5.7噸,差距十分明顯。2005年日光溫室大棚發展迅猛,當年職工個人投資1000萬多元,在1000余畝土地上建了363座日光溫室大棚,除在番茄、辣椒萬壽菊育苗外,主要又開發了種植冬種蔬菜。2006年至今已發展大棚608座,并成為南北疆**大蔬菜供給基地。
據了解,二十四團大棚協會成立以前,職工收入并不高,難以應對市場的各種危機。協會成立后,集思廣益,制定出了行之有效的制度,強抓機遇、科學管理、規范運行,使協會工作健康快速發展。協會成立后,首先是嚴格實行了“統一市場銷售,統一先進技術引進和品種改良”等措施。將原單家獨戶,分散經營的小溫棚,聯接為協會牽頭,規模化生產,聯合經營的產業化發展鏈,打破了原有的小、雜、散、亂無序競爭的經營模式,**終形成融合發展,共同抵遇市場風險的共同體。其次是拓寬服務領域,吸收散戶入會,制定出守法經營,公平競爭等行業規定,采取民主管理方式,增強協會的凝聚力,會員之間相互監督,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管理規范有序,協會各項工作發展健康迅猛。**后是樹品牌,爭創無公害食品,確立品牌特色,推進品牌建設,建立起在市場有影響的“綠色產品”和“綠色市場銷售通道”在團工會的幫助下,建立了溫室大棚示范基地,與南北疆等批發商簽訂了購銷訂單合同。銷售輻射巴州地區及周邊縣城,吐魯番、哈密地區,省外銷往甘肅、青海等地區。使協會會員和周邊農民直接享受到實實在在的實惠。
目前,該團日光溫室大棚種植戶,從2005年成立以來,累計貸款300萬元,到期還貸率100%,在種植銷售過程中,誠信經營、贏得了良好的聲譽。二十四團農民日光溫室大棚設施園藝種植,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協會的快速發展,不僅達到社會穩定、經濟繁榮、職工富裕的目的,更重要的是使廣大職工群眾在思想上不斷解放,觀念上不斷更新,認識上不斷提高,大戶帶小戶,富裕帶貧困的幫扶工作上邁上了一個新臺階,同時為構建和諧社會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張芳 劉璠)
發表于 @ 2008年11月21日 00:34:00 |點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