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現在的位置:農機通首頁>>農機博客>>紅興隆北雁現代化農機>>百家講壇>>
李鐵映:中國的改革——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 |
內容提要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既不同于改革開放以前傳統的社會主義模式,也不同于西方發達國家的社會發展模式,是人類對社會發展規律和道路的新探索、新試驗。 ●離開生產力的發展談生產關系的適應性,與離開一定的經濟基礎談上層建筑的先進性一樣,都是空中樓閣。 ●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的**后落腳點是解放勞動和勞動者。如果離開了人的解放和人的全面發展來談所有權和分配制度,那么,就偏離了生產要素中**活躍、**根本的部分,而這恰恰是中國政治經濟學的核心問題。 ●什么是**寶貴的?自己的經驗、自己的理論是**寶貴的。沒有自己的理論,就無法掌握自己的前途命運,就會做別人理論的俘虜。 中國的改革,已經走過了波瀾壯闊的30年。這是偉大的30年,是改變中國的30年,是震驚世界的30年。 從上世紀70年代末開始,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人民,通過改革開放,創造性地探索和發展社會主義條件下的市場經濟體制。這是一場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長征,也是中國的社會主義制度自我發展、不斷探索的偉大革命。一句話,中國的改革深刻改變了中國,也改變了世界。 2008年,中國迎來了兩場“考試”。一場是“上帝”對我們的考試——四川汶川大地震;一場是“世界”對我們的考試——北京奧運會和殘奧會。事實證明,我們通過了這兩場考試,讓全世界的“裁判”收起了挑剔的目光。兩場考試,不僅增強了中國的自信,也贏得了世界的尊重。這折射出中國改革開放的偉大成就,折射出中國共產黨、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奮斗不息的偉大精神。 一 新中國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廢墟上建立起來的。在新中國成立初期物質匱乏、工業基礎薄弱的歷史條件下,計劃經濟體制曾發揮過不容否認的積極作用,使我國建立起一個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人民生活有所提高。但是,計劃經濟體制本身的局限性及其作用被過分夸大,成為束縛生產力發展的重要因素。一場“文化大革命”,使整個國民經濟遭受巨大損失。1978年,中國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只有230美元。就是在第三世界,中國也屬于比較落后的。如何使世界近1/4的人口在一窮二白的情況下擺脫貧困,如何在不發達的經濟條件下、在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和單一公有制基礎上、在封閉半封閉的環境中走出中國的工業化、現代化道路,這是改革之初我們面臨的嚴峻考驗和現實出發點。 經過30年的改革,我國經濟體制和發展模式發生了深刻變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已初步建立。當前,我國經濟領域的市場化程度不斷提高,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明顯增強,90%以上的商品價格完全由市場決定,85%以上的投資由企業和社會自主確定,4/5的就業崗位由非公有制經濟提供。30年的改革在經濟體制上的突破和創新可以概括為: ——從“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對經濟體制改革的探索過程,可分為“計劃經濟為主、市場調節為輔”、“有計劃的商品經濟”、“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三個階段。黨的十二屆三中全會確立的社會主義商品經濟理論,是社會主義經濟理論的重大創新和發展。黨的十三大報告指出,社會主義經濟是公有制基礎上的有計劃的商品經濟。這是我們黨對社會主義經濟作出的科學概括,是對馬克思主義的重大發展,是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基本依據。 正是社會主義商品經濟理論的突破和發展,使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的提出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成為歷史的必然。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不但突破了傳統的計劃經濟,而且也突破了傳統的市場經濟,把基本經濟制度和資源配置方式區分開來,既強調充分發揮市場機制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又強調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正如江澤民同志所講的,“在當今世界,沒有哪一個國家的市場經濟是不受政府調控的。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應該而且也更有條件搞好宏觀調控”。把社會主義制度與市場經濟體制結合起來,明確計劃和市場都是手段,解決了計劃和市場的所謂姓“社”姓“資”問題。回答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問題,在社會主義條件下發展市場經濟,用市場經濟的辦法建設社會主義,這是我們**偉大的創舉之一。我們搞的市場經濟,是在社會主義條件下,是在中國國情的基礎上,為了發展中國,實現中國的工業化、現代化的方法。我們搞的社會主義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能夠實現中國工業化、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社會主義。我們堅持的馬克思主義是和中國實際相結合的、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這是改革理論的出發點。 ——從“單一公有制”到“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轉換機制、制度創新,**關鍵的是解決姓“公”姓“私”問題。對所有制理論的突破可以歸納為兩個方面:一是從單一的公有制向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轉變,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二是把所有制和所有制實現形式區別開來。所有制可以有多種實現形式,一種形式可以為多種所有制所用,怎么有利就怎么用,這是我們的一大發現。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發展現代產權制度,確認“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實現形式”,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公有制多種實現形式的健康發展開辟了廣闊的道路。 ——從“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到“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我國農村改革的許多經驗都是由基層首先創造出來的。30年來農村改革在理論上的建樹有:一是突破人民公社體制,形成了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理論;二是推動了農產品流通體制改革和形成農產品市場體系的理論;三是突破傳統做法,走中國特色的農村工業化、城鎮化道路;四是提出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推動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農村的現代化是中國現代化**特殊、**艱難的一步,唯有從實際出發、從中國國情出發,才能實現。 ——從“國有國營體制”到“現代企業制度”。國有企業改革的關鍵在于在市場經濟體制下構筑真正的法人實體和市場競爭主體。30年企業制度改革的實踐和理論創新可以概括為四個方面:一是提出企業是市場主體;二是提出政企分開、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三是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四是深化國有企業治理結構和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優化國有經濟布局,增強其活力、控制力和影響力。目前,國有企業改革正處于關鍵時刻,不能因為暫時市場效益好就認為改革已經完成。國有企業改革,對國有經濟的探索,與社會主義條件下對市場經濟體制的探索是始終相伴相隨的。這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不斷發展的重要課題。 ——從“國家定價、集中管理的價格體制”到“建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市場體系”。我們在市場體系理論方面的突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一是承認生產資料、生產要素都是商品,都有價格;二是逐步培育市場化價格體系;三是發展生產要素市場,形成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市場體系。1994年以來,我們在價格改革方面邁出了較大的步伐,但有些問題還沒有徹底解決,特別是資源要素價格形成機制改革相對滯后,直接影響了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 ——從“指令性計劃”到“國家宏觀調控”。在傳統計劃經濟體制下,國民經濟高度計劃統一,計劃經濟理論及其體制替代了宏觀經濟理論和宏觀調控體制。30年來,政府從行政性直接計劃管理轉向以經濟、法律手段為主的間接管理,初步建立了協調統一的宏觀調控體系。宏觀經濟理論和宏觀調控體系不斷發展,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大的特色和理論創新。 ——從“平均主義分配方式”到“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的收入分配制度”。我們對收入分配理論的突破主要分為四步:一是允許一部分地區、一部分人先富起來,鼓勵先富帶動后富,**終實現共同富裕;二是效率優先、兼顧公平;三是把按勞分配與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結合起來;四是建立多層次、社會化的社會保障體系,強調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處理好公平和效率的關系。有什么樣的生產力發展水平,就有什么樣的所有制;有什么樣的所有制,就有什么樣的社會分配制度。收入分配理論涉及激勵和動力機制問題,影響社會公平,是體制改革與和諧社會建設中的一個核心問題。 ——從“封閉半封閉”到“全方位開放”。30年來,我們摒棄了封閉半封閉的發展模式,確立了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建立了開放型經濟體制;利用沖破西方國家對我封鎖的有利時機,大膽吸收借鑒包括資本主義國家在內的一切人類社會文明成果,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適應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新形勢,初步建立了穩定、透明的涉外經濟管理體制和法律法規。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法治經濟。30年改革,我們基本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法律體系,這是探索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實現中國工業化、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保障。 在進行經濟體制改革的同時,政治體制、文化體制、社會體制等改革也在扎實推進。 總之,中國的改革開放始終處于理論與實踐的雙重探索之中,兩者相輔相成、交相輝映,共同奏出雄渾激昂的改革樂章。 二 中國的改革是對馬克思主義的新貢獻,是對社會主義實踐的新貢獻。當今世界各國,不論實行何種社會制度,都在通過改革完善自己的體制和機制。改革是體制演進的方式。一切制度要存在,都必須適應社會生產力的發展,都必須不斷改革。可以說,改革是制度生存發展的重要方法。在經濟全球化的歷史洪流中,國家之間的競爭,歸根到底是制度的競爭。社會主義的本質,就是鄧小平同志所說的“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終達到共同富裕”。途徑就是改革開放。中國的改革開放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長征。 (一)俄國十月革命和中國改革是20世紀人類的偉大探索。俄國十月革命是人類歷史上一個偉大的轉折點,它把馬克思主義從理論變成實踐,宣告了一種新的社會制度由理想變成現實,開辟了被壓迫民族革命的新時代。但如何建設社會主義,是各國共產黨共同面對的嚴峻挑戰。在上世紀**后1/4的時間內,世界上發生了兩個重大歷史事件,一個是中國的改革開放,一個是蘇東的劇變。這兩個事件分別有著正反兩個方面的意義:蘇東的劇變在某種意義上是對僵化的、未能不斷改革發展的社會主義模式的否定;而中國的情況恰恰相反——中國的改革開放是對社會主義的新認識、新探索、新發展。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之所以偉大,就是因為全黨全國人民深刻總結了通過“文革”這種方式搞社會主義帶來的巨大痛苦和災難。在對“文革”進行否定的同時,我們也對計劃經濟的17年進行了反思。反思之后我們并沒有重新回到計劃經濟,而是決定搞改革開放,進行新的探索,開始了中國又一次偉大的長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既不同于改革開放以前傳統的社會主義模式,也不同于西方發達國家的社會發展模式,是人類對社會發展規律和道路的新探索、新試驗。中國改革開放的理論與實踐是對當代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重大貢獻。 (二)中國的改革開放是社會主義制度的探索和發展。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東西方兩大陣營對立共存。無論是社會主義制度還是資本主義制度,都想贏得這場競爭。實際上,這場競爭不但深刻改變了社會主義制度,也深刻改變了資本主義制度。資本主義國家改革的參考面是社會主義制度,是計劃經濟;而我們改革的參考面是資本主義制度,是市場經濟。縱觀近代經濟史,計劃手段和市場手段是相互融合、交替使用的。1933年美國“羅斯福新政”實踐了凱恩斯理論,實際上是借鑒了計劃經濟的一些合理元素。鄧小平同志講,“社會主義沒有固定的模式,也不可能有”。社會主義制度不僅要用市場經濟,而且要發展市場經濟,不斷解放和發展生產力,不斷積累和擴大物質財富。市場經濟體制與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相結合體現了更高層級的制度探索,社會主義社會的生命力正是體現在不斷適應生產力發展要求,不斷改革、不斷探索和不斷發展的能力上。不改革,制度就要僵化,就要束縛生產力發展,社會主義就沒有活力,就是死路一條。不開放,社會主義就不能吸收人類文明成果,不能參與國際競爭求得更好更快的發展,也是死路一條。不改革,就不可能開放;不開放,也談不上什么改革。開放本身就是偉大的改革。封閉的國家、封閉的民族,是不可能發展的,也不可能搞社會主義。一句話,不改革開放,就不能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就不是馬克思主義。 (三)中國改革的根本任務是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改革開放是社會主義發展的必由之路,說到底,是發展生產力的必由之路。離開生產力的發展談生產關系的適應性,與離開一定的經濟基礎談上層建筑的先進性一樣,都是空中樓閣。上層建筑與生產關系是否有利于生產力的解放和發展,是判斷其是否適合、是否合理的依據,否則就會被生產力發展所拋棄。只要有發展,就要有改革。改革是上層建筑不斷適應經濟基礎、生產關系不斷適應生產力發展要求的歷史過程。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不可跨越的,這是生產力發展水平決定的。集中精力盡快把生產力搞上去,是我們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中心任務。胡錦濤同志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既堅持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又根據我國實際和時代特征賦予其鮮明的中國特色。這就要不斷解放和發展生產力,致力于實現中國的工業化、現代化,實現中國的科學發展、長期發展、長期穩定。中國的改革開放不是人的主觀愿望,而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要求,是歷史規律。沒有一個長時間的穩定發展,問題就會越來越多、越來越復雜。鄧小平同志反復強調“三個有利于”、“發展是硬道理”、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一百年不動搖”,這就是中國的實際,這就是“中國特色”的深意之所在。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的**后落腳點是解放勞動和勞動者。如果離開了人的解放和人的全面發展來談所有權和分配制度,那么,就偏離了生產要素中**活躍、**根本的部分,而這恰恰是中國政治經濟學的核心問題。發展就是財富創造和積累的過程,中國的財富、中國的現代化是中國人民用雙手積累和創造的。只有在改革發展中始終如一地堅持以人為本,堅持科學發展,不斷地解放、保護勞動和勞動者,才能發揮社會主義優越性,才能實現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的歷史任務。 (四)發展沒有止境,改革也沒有止境。社會主義制度本身就是在不斷改革、探索中發展和前進的制度。改革是歷史進步的基本道路,它不是一兩代甚至幾代人的任務,而是一個長期的事業。只要有發展,就會有新情況、新問題,就需要不斷地解放思想,調整上層建筑和生產關系以適應這些新情況、新問題,適應經濟基礎和生產力。只要有發展,就必須有改革,發展與改革是相生相伴、相依相存的。生產力的發展是無止境的歷史過程,改革也必將是無止境的歷史過程。社會主義一誕生就面臨著與資本主義的斗爭和競爭,其生命力和前途就在于不斷發展、不斷改革,不斷地釋放制度活力,以適應和促進生產力的快速發展。中國的改革開放還只是萬里長征第一步,要解決當前諸多深層次矛盾和問題,根本出路仍在改革。歷史沒有終結,發展沒有終結,改革開放也就沒有終結。改革開放是對社會主義發展的探索,是制度進步的基本方法,是歷史進步的必由之路。不發展就是死亡,要發展就必須改革,就必須不斷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 三 改革是一場偉大的探索,既是實踐的探索,又是理論的探索。實踐探索是理論探索的動力和源泉,偉大的理論來源于偉大的實踐。30年改革開放的寶貴經驗,概括起來,就是從基本國情出發,不斷地解放思想,堅持市場經濟方向,堅持對外開放,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一)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 解放思想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大法寶。只有解放思想,才能做到實事求是;要解放思想,就必須實事求是。解放思想和實事求是是同義語。改革開放要邁開步子,必須沖破與完成現實任務不相符合的傳統觀念和傳統理論的框框。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打破了個人迷信和教條主義的束縛,從根本上恢復了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線,為我們在改革開放實踐中發展馬克思主義開辟了廣闊天地。解放思想是我們黨在歷次重大歷史關頭和重大歷史抉擇中能夠不斷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根本原因。回顧我國改革開放的實踐,**大的思想解放,就是堅持從中國國情出發,把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結合起來,賦予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勃勃生機。過去的成績歸功于解放思想,未來的改革發展還得依靠解放思想。改革發展無止境,解放思想無止境。理論的真理性價值在于回答和解決問題。任何歷史的重大變化、重大發展都伴隨著理論的重大發展和思想的重大解放。中國的未來,始終伴隨著思想解放的歷史過程,前途就在于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 (二)堅持生產力標準 歷史是由發展寫出來的,歷史就是發展史。發展生產力,是我們堅持歷史唯物主義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中國的前途在于社會主義,社會主義的前途在于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在于創造出比資本主義更高的生產力。這是社會主義存在的歷史必然要求。做不到這一點,就談不上社會主義。要發展生產力,一個重要的任務就是探尋能夠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的經濟體制,就是探索、建立適應和服務于生產力發展要求的制度和上層建筑。制度是人造的政治設施,不是天上掉下來的。它的存在,****的前提條件就是服從和服務于生產力發展的要求。判斷經濟體制是否具有優越性和生命力,關鍵是看能否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必須從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生產關系反作用于生產力這一歷史唯物論出發來思考改革的方向和動力。 (三)堅持市場經濟方向 長期以來,無論是西方經濟學,還是馬克思主義經濟學,都把市場經濟看成是與社會主義不相容的。鄧小平同志依據經濟發展的實踐,揭示了“計劃”和“市場”作為資源配置方式,在性質上都屬于“手段”和“方法”,與社會制度并沒有必然聯系,從根本上破除了傳統觀念,為在社會主義條件下搞市場取向的改革指明了出路。計劃和市場都是發展經濟的方法,好比是餐桌上的筷子和刀叉,什么工具和方法有利,就用什么。無論采用計劃體制還是市場體制,目的只有一個,就是發展社會生產力。哪一種體制更有利于發展社會主義生產力,就用哪一種體制。中國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不是迫于外來壓力或出于書本教條,而是出于對計劃和市場兩種體制的再認識,出于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的內在需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把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和市場對資源配置的有效性有機地結合起來,開拓了人類社會發展的新道路、新認識。這是我們寶貴的思想財富。 (四)堅持適應生產力發展的“漸進式”改革 任何改革都是為了使上層建筑和生產關系不斷適應生產力發展的歷史過程。生產力發展是永恒的,生產關系的變革也是永恒的。“漸進式”改革不是我們的主觀愿望,而是由生產力發展和中國國情決定的,是生產力發展歷史過程的必然體現。中國的改革深深地扎根于群眾之中,改革前進的每一步,都是人民群眾的實踐探索和制度創新。生產力發展的漸進性,決定了中國采取“摸著石頭過河”的漸進改革方式。中國的改革立足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一基本國情,借鑒世界各國發展市場經濟的經驗,先農村后城市,先局部探索再全面推開,先引入市場機制、計劃與市場機制并存再到探索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不斷地摸索實踐,漸進地推進改革。制度的進步、發展、變革,不是自身決定的。沒有所謂超越生產力發展的先進制度,制度可以解放生產力而不是替代生產力的發展。制度的發展速度、改革的快慢是由生產力決定的,并服務于生產力發展的要求。一句話,漸進式改革的方法是由發展決定的。我們對涉及面廣、觸及利益層次較深的改革事項,先選擇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地方、行業、企業進行相關改革試驗,抓住一些關鍵環節進行重點突破,取得經驗后再逐步推開,循序漸進地推進整體改革,開創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漸進式改革道路。實踐證明,這是一條震動小、成本低、成效大的改革之路。 (五)堅持對外開放 一切開放都是以我為主,要依據自身的能力和承受力。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堅持打開國門、全面開放,認真研究和吸取其他國家正反兩方面的經驗,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在互利共贏的基礎上同世界各國開展經濟技術合作,既認真遵守又積極參與完善國際經濟秩序,在發展自己的同時,也為維護世界和平與促進共同發展作出了貢獻。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只有在對外開放中才有機會吸收和借鑒人類社會創造的一切優秀文明成果,使中國的現代化站在世界文明的肩上。中華民族的復興,也離不開與西方文明的碰撞與交融、競爭與合作。對外開放在改革初期對國內改革產生過巨大的也是正面的推動力;在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過程中,對外開放仍將是推動我們跟上時代潮流、不斷改革的重要動力。 (六)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沒有一種道路、模式和方法可供我們照搬照抄,中國的改革只能靠自己,走自己的路。改革開放以來,我們立足于堅持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堅持市場化改革取向,自覺調整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中不適應生產力發展的環節和方面,創新體制和機制,強調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創造性地探索出了一條全新的中國式的改革道路,推動社會主義制度在除弊立新中自我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特別是鄧小平同志首創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是對馬克思主義的重大貢獻,是當代政治經濟學的**新成果。中國改革開放走的是一條符合自己國情的道路,這條路將來要永遠走下去。 四 經過30年改革開放,盡管我國體制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到目前為止,生產力發展仍面臨諸多體制性障礙,舊的問題解決了,新的問題又在不斷涌現。我國經濟已經進入“大塊頭、高速度、多變化”的歷史時期,所遇到的問題不僅在中國歷史上、即使在世界歷史上,也是從未遇到過的。每一個新的發展變化都要求有新的改革,改革開放是一個長期的歷史過程。今后的改革將在經濟全球化、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全面開放的條件下進行,將更加復雜而艱巨。 (一)解決中國問題的根本出路在于進一步深化改革 我國改革發展正處于關鍵階段,改革的艱巨性、復雜性、系統性和風險性顯著增強,體制改革已經進入一個新的階段。一方面,隨著工業化、現代化和城鎮化進程的加快,我國面臨著資源能源短缺、生態環境惡化、經濟與社會發展不協調等矛盾和問題;另一方面,政府職能轉變、要素市場建設、壟斷行業改革、城鄉統籌發展、收入分配關系調整等領域的改革仍處于攻堅階段。其中,有些改革不僅涉及經濟關系,而且涉及社會上層建筑領域;不僅涉及眾多的利益主體,而且涉及深層次的權力和利益關系調整。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如何按照市場經濟的要求,通過制度建設,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保證市場對資源配置的基礎性作用;如何按照科學發展的要求,建立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宏觀調控體制;如何按照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建立保障社會公平正義的體制機制;如何按照統籌城鄉發展的要求,建立有利于逐步改變城鄉二元結構的體制;如何按照完善基本經濟制度和保障公平競爭的要求,進一步加快壟斷行業的改革,在毫不動搖地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的同時,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如何加快上層建筑領域的改革,實現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文化體制和社會體制改革相協調;等等,這些都是擺在我們面前迫切需要解決的重大改革任務。 發展必須是科學的,科學發展就是符合客觀規律的發展,低速低效的、大起大落的、不安全的發展都不是科學發展。面對新的形勢,我們必須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始終堅持“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深刻把握我國發展面臨的新矛盾新問題,不斷提高決策的科學性和措施的協調性,堅定不移地推進各項改革。 (二)在進一步解放思想中堅定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我國正處于大變革、大發展的時代,既是重要戰略機遇期,也是新矛盾、新問題的凸顯期。面對這種情況,只有不斷解放思想,才能形成新思路,拿出新辦法,解決新問題。 解放思想與實事求是是完全一致的,不實事求是就不能解放思想。這要求我們一切從實際出發,既要反對“東教條”,又要反對“西教條”;要求我們始終保持清醒頭腦,認清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要看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完善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在新中國成立后的相當長一個時期里,我們把社會主義看“易”了、看“近”了;把資本主義看“短”了、看“輕”了。而蘇東劇變之后,又有很多人對社會主義的前途失去信心。在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探索中,既不能妄自菲薄,又不能盲目樂觀,要充分考慮形勢的復雜性和艱巨性,防止和克服急躁情緒。一切從人民利益出發是解放思想的價值判斷標準。制度的設計離不開人的實際利益。當代中國人民**大的利益就是實現工業化和現代化,實現國家富強和人民富裕幸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就是為了實現這一目的的制度,改革開放就是為了實現這一目的的制度創新探索。我們要在推動改革、促進經濟發展的同時,始終堅持社會主義的原則和方向,尊重人民主體地位,保障人民各項權益,不斷解放勞動和勞動者,走共同富裕道路。當前,思想是解放的還是僵化的,解放的程度如何,**終要看是否有利于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否有利于發展生產力、增強綜合國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革開放發端于解放思想,它的繼續推進和深入同樣需要不斷地解放思想。 (三)在進一步改革中建立保障中國經濟安全的體制 改革開放是為了解放和發展生產力,而維護經濟安全是改革開放的重要內容和任務。體制要有利于生產力的發展,也要保障安全,這是發展的前提和基礎。科學發展就是要實現經濟長期可持續發展,沒有安全、不能持續的發展不能叫做科學發展。我們的改革開放,就是要探索出適合中國國情的體制、制度和道路,實現中國的工業化、現代化,而這種體制、制度和道路必須是充滿活力的,并且是安全的。 當前,中國改革開放的國際環境發生了新的變化。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一方面,制約中國經濟發展的資源、能源、環境等“硬約束”長期存在,而來自于國際市場的技術、標準、規則等“軟約束”也與日俱增。另一方面,過去我們是相對封閉的經濟體,是“內河經濟”,即使有問題,“肉爛在鍋里”,財富是在國內不同所有者之間重新分配。而新世紀以來,中國外貿依存度從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38%達到2007年的67%,快速成為世界排名前列的開放經濟體,已經步入外向發展的“海洋經濟”。在這種情況下,如果經濟安全出了問題,財富將會在國際間重新分配,我們長期積累的財富可能一夜之間被卷走,一去不回頭,經濟也可能很長時間無法恢復元氣。 目前,國家經濟安全問題日益凸顯,**為突出的問題是經濟全球化背景下資本自由流動所導致的金融危機。在利益驅動下,國際金融資本無虛不乘、無孔不入,其流動之迅速、能量之巨大、形式之隱蔽、手段之復雜超出了人們的想象。一個不安全的經濟不可能發展,稍有不慎,中國改革開放積累起來的巨大財富就會被國際資本席卷而去。在市場化、國際化、信息化加快發展的今天,我們必須花大氣力研究和建立制度性經濟安全保障體系,防止一些國家利用金融優勢轉嫁風險、攫取利益,積極應對可能出現的金融危機和其他經濟安全問題,保障國內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和國家經濟安全。 經過30年改革開放,13億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在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上越來越成熟、越來越自信、越來越理性,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和理論成果,集中地體現在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等理論成果上。什么是**寶貴的?自己的經驗、自己的理論是**寶貴的。沒有自己的理論,就無法掌握自己的前途命運,就會做別人理論的俘虜。能夠實現中國的工業化、現代化,能夠實現國家繁榮富強、人民富裕幸福的制度,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這樣的理論,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這樣的道路,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改革呼喚著理論的發展。沒有羅盤,就會迷失前進的方向。盛不迷憂,困不遺傷!只有不斷在實踐中探索、在理論上突破,才能推動改革的進一步深化。只有始終堅持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加強對中國改革理論和方法的研究,進一步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才能爭取更大勝利。 (信息來源:2008年11月7日 《人民日報》) |
發表于 @ 2008年11月10日 11:01:00 |點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