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澳大利亞農場生活。
昨天下午4:30RMIT經濟學院院長依恩來教室,接我、金班長、皮特劉,一起去他家做客,一個歷史悠久的家庭農場。我們5:05從墨爾本中心車站上車,乘火車,大約一個半小時,6:40,到達PAKENHAM車站,在停車場再開汽車約7點到達他在山上的家。四周已是一片漆黑。依恩的夫人,還有他們的狗-泰森,熱情地接待了我們。
這是一幢獨棟的別墅,主人講已經120年的歷史,由他們的祖輩從英國來澳大利亞使建造的。分兩層,上層為主人居住的房間,由于主人未邀請,我們未便冒昧提出要求參觀。下層主要是客廳、餐廳和幾間小臥室。主人帶來我們參觀樓下的臥室、客廳等。我們向主人贈送了具有中國特點的禮品,兩幅楊柳青年畫、一副工藝剪紙、一套天津音樂團歌舞光盤和一瓶中國白酒-張弓酒(1997年河南友人贈送我的)。按照西方的習慣,客人送的禮品要當場打開展示,我們的展示引起主人的極大興趣。不過白酒還是讓我們尷尬一場,按習慣應該打開飲用,誰知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未打開酒瓶蓋,只好作罷,改為飲用主人的啤酒。
飯前,依恩教授帶我們參觀了他收藏的一些物品,因為他曾到上海、武漢教學,別人贈送或許自己購買的一些中國的東西,有湘繡、字畫、瓷器、玻璃器皿,還有毛澤東像章等,在一間小客廳里陳列。
晚宴,完全是西餐正式儀程。主菜是烤袋鼠肉、烤雞塊及兩盤烤蔬菜,烤土豆、山芋、辣椒、南瓜和烤豆角、松子,味道還不錯。相對中國菜,簡單,但隆重,還比較輕松。甜點是巧克力、蜜制姜糖,**終還是喝的是在回家路上于超市買的澳大利亞老虎牌的啤酒。就餐過程十分融洽,當然,虧得皮特去了,要是只有我和金班長,還不知如何交流。肯定很好玩很好笑,誰也不知道對方講些什么,像猜謎一樣。
飯后,依恩教授給我們看了家里1903年的照片,房子、親屬,100多年的歷史都濃縮在其中。
稍事休息,依恩帶領我們到屋外望星空,散步。由他們家大白狗泰森來路,四周一片漆黑,依恩牽狗在前,我等打著電筒在后,深一步淺一步的樹林間行走。忽然,感覺有活物跟隨我們,用電筒一照,不覺緊張起來,兩頭不知是什么的動物貼上我們,比牛矮,又比羊高,黑乎乎看不清楚,雖說不像狼,也讓人緊張,主人趕緊說是馬!原來是家里養的兩只矮馬,虛驚一場。到了空曠之處,抬頭仰望,漫天星斗,灑是浪漫。漆黑夜空中的星星,確實能引起人無窮的思索。尤其我們這些在灰蒙蒙的喧囂的都市中人,難得看見這等清新的夜空,浮想聯翩是很自然不過的了。
夜里很靜很靜,用形容詞也很難描繪,一切都停了下來,靜止了。黑,靜默中的黑,只有過去書本上說的漆黑,真正的伸手不見五指。靜的讓人不知是應該放松,還是感到壓抑。
清晨,一切又開始復活。草地沾滿露珠,不知名的鳥也開始晨練。早上8點,我先走到屋外,牽著泰森,在房子周圍轉了一圈。別墅建在半山坡上,四周都是樹木,建有一個網球場,有一個很小的游泳池,別墅之外還有幾間木頭小屋,像,農機具的機庫、草料庫、停汽車的車庫、柴屋等。散布在離別墅不遠(10余米)的四周。后來,女主人出來給鳥為食,我們才發現,昨天晚上看過的大鳥的模樣,白色、黃頂,個頭很大,據說已經養了35年,像大大的鸚鵡,會說幾句嘰里咕嚕的話,在主人的招呼下還能翩翩起舞,唧唧呀呀的說話。到了鐵絲網外,主人一招呼,昨晚讓我們虛驚的矮馬呼拉的奔跑過來,原來這兩頭馬(一白一棕),晚上不進馬廄,也沒有馬廄,主人說,它們有厚厚的毛皮,自然是他們的家,這樣生活更適合它們,難怪昨晚它們不聲不響就跟上我們。仔細看來,還有一只大白羊,厚厚的羊毛,我想是綿羊系列的,身上穿的絕對是純毛(PRUEWOOL),待說出口,大家都笑了。這只羊本不是家養的而是流浪來的,自從跟這兩頭矮馬合群以后,再也不走了,成了馬隊的一部分,馬兒在圍欄里奔跑時,大白羊也像馬一樣狂奔,當然速度慢一些,很是滑稽、很是好笑。
早餐是傳統的西式早餐。我們繼續昨天晚餐的話題,向主人提了不少新的問題。農場是男女主人的祖輩開創,父輩共同經營。依恩今年56歲,太太是精神病方面的醫生,比依恩大一歲,從講述農場的歷史看,二人應該是很小很小就在一起,我們沒有細問,可以推測,在這個別墅的故事了肯定隱含著一個青梅竹馬,兩小無猜的動人的愛情故事。
依恩有兩個兒子、一個女兒,都已經工作,**小的兒子27歲;有兩個在墨爾本,一個在堪培拉。也面臨著今后農場的承續問題。本來想深刻的提出這個問題,沒能完全表達出來。
農場占地120英畝,目前用19頭肉牛。農場擁有許多歷史古樹,根據與政府的協議,政府給與一部分資金保養,同時還給一些稅收優惠,農場植樹政府也給資助。農場每年要向政府交土地稅,農場經營和上稅的經濟平衡點是40頭牛。此外,我們還提出了不少被稱之為技術性的問題。
上午,依恩教授帶我們到農場各處看了一圈,然后引領我們一起劈柴,從來沒有干過的人也都摩拳擦掌上陣,倒是很快掌握技術要領。后來,在主人帶領下,穿過一條公路,來到山坡的另一邊,才看到農場的另一群主人-----19頭牛。沒有牛棚,但有很開闊的草場,生活也算是悠哉游哉。在現場觀摩,也印證了剛來澳大利亞時聽導游兼司機的鄭師傅的話,澳大利亞的牛晚上沒有回棚的,就在草場過夜,當初根本不相信,現在算是眼見為實了。農場有圍欄圍著,圍欄設置了7000伏的高壓電線,防止牛逃逸,依恩在現場進行了測試,電壓只有1000伏,已嚴重不足,回到別墅區,看到還有一個監測裝置,可以遠程監控電壓。此外,農場還有一臺
拖拉機,據說已經用了50年,詳細詢問,得知,拖拉機很少用,在農場內運草料、每年收割一次牧草。使用率很低,還比不上中國一些農機專業戶一年的使用量。農場里外還有一些農機具,如
割草機等,還有一些草坪機、電鋸、水泵等。農場由伊恩教授夫婦兼職經營,不雇傭其他人,周一至周五,在城市上班,周六、周日在農場干活,屬于對祖傳祖業的一種維持和一種生活情調,一種勞動性的休息,算是一種調劑,一種喜好。嗚呼!這也是我所屬意的一種生活方式。在澳大利亞不多,在中國更難尋覓,只能是一種幻想、一種夢想、一種追求,夢境是也。
農場建筑、樹木很多都是百年以上,一直延續到今天,這和澳大利亞從未經歷國家戰亂有關。人們過著和平安詳的生活,投資、建設有安全感,事業、物產平穩延續、傳承。中國百年以來不是外敵入侵,就是內戰不斷。沒了內戰,又是內亂,與人斗其樂無窮!這樣的歷史,社會如何發展,哪有精力考慮長遠。體制也影響人們做長期的思考、規劃,遇事大凡都是急功近利。和平、穩定的環境對中國太寶貴了,國家如此,個人也如此。
站在牧場的高處,看到的是大片的青青的草場,草場四周是郁郁蔥蔥的古樹。再遠處,還能看到海灣藍藍的顏色。視野極其的開闊,藍天白云,天高地厚。據說能看到50里外。
中餐很簡單,一人一碗南瓜湯,我以為這是前菜,還應該有主菜,結果沒有了,沒等來,主人已經問吃好了嗎?同行的兩位還直說吃得很好了,沒辦法,也只好跟著OK!OK!了,還得THANK YOU!;老外就這樣,中餐很簡單。好生失落,幸好昨天晚上和今天早上吃得很充實。12:55離開農場,13:12到達車站,13:25開車,約13點回到墨爾本中心車站。結束了一場充滿新奇、新鮮感的澳大利亞農場生活,回歸喧囂的城市生活。
從個人喜好、業余兼職經營的情況來看,依恩教授的農場打理得相當不錯,井井有條,經營管理有序,而且對他的經濟學教學、研究相當有幫助。但是,站在專業人員人員的角度,從技術層面上講,可以給他的農場提出很多的建議,比如,牧草中雜草多,而且可以種一些像苜蓿等高蛋白的牧草,并且農場中可以散養一些雞,一舉多得。120英畝牧場,19頭牛明顯是少一些,是一種資源的浪費。另外,牛、馬晚上完全散養在野外,雖然符合動物的野生性格,但是從人類養殖目的來說又不科學,要牲畜多進食、少活動,減少能量消耗,加快生長速度,以便為人類提供更多的食物,否則是資源和能源的浪費。
發表于 @ 2006年07月05日 11:20:00 |點擊數()